第八十九章(1 / 5)
沈括的到来, 完全解放了王雱。沈括向来好交游, 又有畅销书作者的身份, 很快赢得了同窗们的喜爱,迅速和太学新生们打成一片。
他与王雱碰头后的第一个休沐日, 就带着人、带着王雱塞给他的《格物手册》研究油料作物去了。
王雱也有光明正大的偷懒里头,他爹给他寄了个包裹, 搁在最上面的是小妹、吴氏口述写给他的信, 里头句句都是情真意切的关心;接着是王安石写给他的信, 里头句句都把他喷得狗血淋头, 说范仲淹已经写过在信中把他的所作所为,现在被人逮着折腾都是活该。
最后王安石还给他寄了一堆稿子, 记载的是一些案件的勘破过程,还有叫旁人抄录下来的宗卷副本。
王安石的意思是这样的:你给整理整理, 再出本普法教育读本, 别折腾那么多事,就搞成普普通通的王·福尔摩斯·安石探案录, 允许你当合著作者把名字印在我这个第一作者旁边。
这信里还隐隐透着一层意思:你要是敢不署名,别想我再给你挡枪,你自己看着办。
王雱估摸着他爹那茅坑石头一样的性格,指不定还真能把他扯虎皮出书的事公告天下。他叹了口气, 只能抱着厚厚的“原材料”耷头耷脑地去借用范仲淹的书房, 奋笔疾书帮王安石搞加工创作。
到傍晚时,范仲淹家迎来了三个风尘仆仆的客人。王雱创作完几个堪称当代《今日说法》的普法故事,正和范纯礼他们一块读书呢, 就听师娘进来招呼:有客人来了,范仲淹让他们出去见见。
王雱正觉得闷,闻言两眼一亮,起身撩起门帘走了出去。临近客厅,只见范仲淹正在与客人说话,范仲淹身侧坐着的是三个生面孔,离范仲淹最近的一个年纪最大,约莫四十多岁,面白须长,气质清正;另外两人瞧着都年仅弱冠,面庞相肖,都俊秀逼人,年长些那位更有一双灼人星目,瞧着很不一般。
听到有人往,这年轻人先抬头往王雱所在的方向望去。四目相对,彼此眼中都有些惊异。
王雱惊异的是这又是一个长得贼帅的家伙,大宋的水土真是养人!年轻人则是惊异这少年生得好生灵秀,他在蜀中这么多年都从未见过能和这少年相比的。
两人都是心胸开阔的人,见对方长得出众也不曾生出什么“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思,反觉得对方颇为顺眼。
王雱也不拘着,跑上去拉了椅子凑到范仲淹身边坐下,让范仲淹给他介绍介绍。范仲淹朝那父子三人介绍:“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