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2 / 5)
我的学生王雱,平日里没规矩惯了,你们别与他计较。”说完他示意后面出来的范纯礼、范纯粹一并坐下,才和他们介绍,“这是从蜀中眉山来的苏先生与他家两位郎君。”
王雱吃了一惊,目光落到苏家三父子身上。蜀中眉山,那不就是苏轼他老家吗?他的目光转到苏轼身上时,发现苏轼也正若有所思地望着他。
再一次四目相对,王雱猛地意识到一件事:他的马甲好像掉了!
大佬的思维不能以常理来推断,比如范仲淹、王安石他们被他坑过一次就会开始回坑他,苏轼显然也是那种能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人。
王雱镇定自若地翻看着从范仲淹手里传过来的苏洵文集,苏洵是个很有思想的人,苏洵是个主战派,写的文章很多都是借古讽今。
比如著名的《六国论》,写的是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故事,秦国和六国打仗,六国不思厉兵秣马积极应战,反而想出给秦国送美人送财物贿赂秦国的想法,今天割地、明天赔款,最终亡国收场!
朝中文臣大多主和,哪怕苏洵文章写得天花乱坠,核心思想不一样,愿意举荐他的人也不多,所以苏洵科举举步维艰,举茂才也一直不中,硬生生蹉跎到四十多岁都还是白身。两个儿子想进太学,也得由当地身居高位者保荐!
这是一个很厉害的兵家爱好者!王雱看完了,又将文章给范纯礼看,自己则积极加入到范仲淹和苏家三父子的对话之中。
苏洵原本有些惊讶范仲淹收了个这么小的学生,听王雱谈吐自如、毫不怯场,免不了那这小孩和自家儿子比对比对。
要说苏洵凭一场对话就觉得王雱天纵奇才,自己儿子比不过人家,那是肯定不可能的。苏洵只觉得这少年博闻广识又聪敏机灵,瞧着与他儿子不相上下。
谈话间范仲淹提及王雱他爹是王安石,王雱顿时感觉苏轼的目光又直直地望了过来,这次苏轼眼神里的意思显然是:确定了,就是你了!
范仲淹与苏洵父子敲定明日参加太学考核的事,便让突然变得安静、坐在一旁思考人生的王雱送苏家三父子出门。
王雱热情地送苏家三父子出门,行到大门处,他又积极邀请苏轼三人:我知道附近有一处澡堂,服务很好,很干净,很舒服。你们一路走来风尘仆仆,肯定没什么机会好好洗澡,一起去搓个澡吗?
苏轼:“……”
苏辙:“……”
苏洵:“……”
苏洵有心让苏轼他们与同辈多多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