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重生架空 >逼良为妃 > 第85章 后记

第85章 后记(6 / 10)

鸾仪司的掌印(即负责人)和内阁首辅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孝宗这种不动声色逼近的威胁——一个早夭的皇帝或者一个发疯而出家的皇帝对帝国的不利。前者立刻选择支持皇帝一方,因为鸾仪司里的官员许多也是同性婚姻的支持者;后者最终也败下阵来,对臣子们为宽慰皇帝而做出的赞同立后的上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

似乎很快皇帝就可以按照祖先的套路,进行一场惊世骇俗的婚礼。然而孝宗却在唾手可得的胜利面前后退了,她宣布国婚应该在光明正大的氛围下进行,召集各地的有名学者和相关官员,对帝国律法里婚姻与继承部分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讨论和修改,并发出布告征询所有人的意见。

这种善解人意的宽容和坦诚最终促成了彼此的和解,一切都在实事求是的氛围下进行,每一天人们的各种意见都被记录在邸报上,光明正大地发到全国各地。这场讨论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最终修订后的帝国律法明确了同性婚姻的程序和相关的继承顺序,国婚在女官从西洋健康返回后隆重举行,使孝宗和大臣都皆大欢喜。

这种谨慎克制的博弈方式让人耳目一新,皇帝与大臣的关系被定义为合作者,而不是像玛丽三世那样,皇帝如同想要脱缰的野马,大臣们则手持皮鞭极力要给她装上笼头。考虑到整件事件彻底解决时,孝宗还只有18岁,不得不说,这位统治者似乎天生就具备了政治才能。

在这场讨论中涌现出许多有才华的人物,孝宗对自己的反对者和支持者一视同仁,将这些公认表现出色的人全部提拔进了帝国的顾问机构——翰林院。他们的存在使翰林院从史学和文学研究院渐渐演变成帝国的法律研究基地。孝宗似乎对修改帝国法律有着浓厚的兴趣,她主动地发起制订《商律》——帝国第一部商业法,并规定帝国每二十年组织专人进行一次检查,以保证现有法律条文适用于帝国的现状。

朝廷下层官吏们在处理事务时不能再随心所欲,因为皇帝努力让每一部法律都容易理解,易于执行,并且没有模糊的歧义,同时鼓励秀才们在学宫免费为人讲解法律条文,这后来成为了每个书院固定的公益活动之一。

孝宗对帝国的财政同样关注,她几乎和她的曾祖母一样精通经济。孝宗并未发布政令限制土地兼并,而是采用了更灵活的做法。她指使鸾仪司以皇家的名义大量购买土地并统一管理,设立皇农仓,这实际上成为了帝国的粮食储备机构。同时帝国鼓励无地的农民到边界之外去开垦土地,甚至出海,这种实际上的扩张行为的影响在孝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