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风月事(十二) if线完(1 / 4)
杏花烟雨时,春试落下帷幕,琼林宴又至。
这几年,与之相关的诸多章程不断修改、完善,一批又一批被选拔出来的学子得以入仕。曾经摆到明面上吵得不可开交的士庶之争逐渐隐没,不再剑拔弩张,更为暗流涌动。
而于京都寻常百姓而言,每逢此时,总会分外关注高中的学子,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
今年的皇榜一经张贴,立时引来议论纷纷。
因写在最前的名字叫做,冯项。
并非哪个耳熟能详的士族出身,而是时隔三年,自崔循后,又一位寒门出身的榜首。
要知道当年头回春试,被崔循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夺去头名,不少家君背地里快咬碎了一口老牙,督促自家子弟上进。此后一连几年,皆是士族子弟独占鳌头。
如今冯项的名字一出,于寒门而言自是扬眉吐气,百姓们对此也津津乐道。
待到琼林宴这日,更是有不少百姓聚集于赴宴的必经之路上,想要看看这位新晋寒门榜首究竟是何模样。
是日天朗气清,青衫白马的少年引得一片赞叹。
“果然俊俏!”
“当真是年少风流。”
“不知谁家女郎能觅此佳婿……”
待到一行人彻底离去,有人意犹未尽道:“我头一遭来凑这热闹,观冯郎才貌,便是与士族子弟相提并论,亦不逊色。只是不知比之当年那位崔郎,如何?”
当即便又有人道:“自是不如崔郎!”
这斩钉截铁的一句当即引起不少争论。
因当年头回春试时,京中百姓尚不知琼林宴之事,以致真见过崔循的人反倒远不如今日这般多,一时间质疑声此起彼伏。
那人被问得左支右绌,却不肯相让,据理力争道:“你们若见过,便知崔郎才真真是风华无双。”
七嘴八舌的质疑声中,冷不丁有人问道:“既如此,为何他至今未曾婚配?”
周遭微妙地安静了片刻。
这一度曾是酒舍茶肆颇爱探讨的问题。
按理说,崔郎虽尚未到位极人臣的地步,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得圣上青眼,朝中地位日益稳固。这样一个人,怎么连桩称心如意的亲事都难找?
为此,颇有风言风语。
萧窈从前对此有所耳闻,但眼下,凭栏听着诸多奇思异想,还是不由感慨自己的想象太过匮乏。她接过青禾递来的帕子,拭去唇边蜜渍,幽幽道:“咱们也去琼芳园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