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 第112章

第112章(2 / 4)

裴少淮未言,另取了块银饼细看,只觉得色泽还不够白亮,他以为是光线问题,于是端着银饼走到房外,在日光下仔细端详,犹觉得金属光泽暗了一丝。

思忖片刻后,他猜想,兴许是银子本身的纯度就不够,十三钱的铜加多了,于是命匠人们逐钱减少融铜量,再烧几个坩埚试试。

果然,当铜减到十二钱的时候,银饼光亮生辉,硬度犹在。

张尚书感慨道:“想不到小裴大人不光文章写得好、兵家之事有见地,连炼金之术都通晓入微。”

“座师过誉了。”裴少淮找个由头解释道,“《周礼·考工记》有云‘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古人炼制钟鼎、斧斤、刀戟,犹能知晓金有六齐,何况后世之人?门生也是偶然间发现此道,遂将其记了下来。”

合金之事,万变不离其宗。这个理由算是解释得通。

“看来这炼金不只是什么力气活,也是要看学问的。”张令义笑道,又多打了个“心眼”,言道,“往后兵部锻造短兵,小裴大人可要多过来指点指点。”

“全听座师吩咐,门生必竭其所能。”

融银已经初得成效,接下来就是造币了。炉火房里放着很多陶模,低矮的木桌上,还置放有一堆堆细小的模砂,这两样物件代表着两种铸币方法——陶模叠铸法和母钱砂型铸造。

前者简单易懂,将铁水倒入模型中等待冷却即可。后者效率更高,不用专门制造模具,将母钱印在细砂上,留下印子,再将铁水倒入印子中,冷却即可成币。

张令义显然更属意母钱砂型铸造,遂道:“小裴大人一开始说银币纹路不够细致精巧,是否早有主意,眼下是先雕刻几枚母币,还是如何?”

有了母币才能翻砂铸造。

然裴少淮并不打算用翻砂铸造,翻砂虽快,但有天然短板——砂子再细,也难以印出细小纹路。

像铜板一样印几个字尚可,但要印花纹,此法恐怕难以胜任。

且翻砂易造成钱币厚薄不均,铜板无所谓,银币却不能不计较。

裴少淮说道:“既然烧出来的银块百锤不烂,不妨试着锤碟成币。”

锤碟是打造银质首饰的一项技艺,将银块放置在模具中,通过外力冲压,从而成型。

“一枚枚捶打,是不是太慢了些?”张令义担心工序太慢。

裴少淮解释道:“若是有重物冲压,银币印花成型不过一瞬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