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3 / 5)
道:“大家可以看乙醚和乙烯这两种物质的结构式,乙醇变为乙醚,是两个分子脱一个水,乙烯是一个分子脱一个水。区别是一个分子间脱水,一个分子内脱水,从这种结构上,我们知道这是分子间脱水和分子内脱水的区别,这是很明显的,大家要记住。不过不止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很显然能看出生成乙烯的反应脱水更加彻底——也即是说,需要更加强烈的反应条件。”
“反应物和催化剂都相同,而170℃的反应条件明显比140℃更加强烈,所以生成乙烯的反应温度要更高。这是不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
全班鸦雀无声。
前排学生身体前倾,听得全神贯注。陈圆圆在后面“卧槽”了一声:“原来是这样!我懂了!”
“然后今天这个单元的所有有机反应,都可以用类似的逻辑看,比如甲苯和苯酚的溴化反应。”鹿行吟说,“大家都知道要背的一点是,苯酚比甲苯更加活泼,然后……也因为有机部分名词太多,容仪记混。所以我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苯酚比甲苯更加活泼呢?”
他写出了这两者的化学结构式,“看一下官能团。”
蔡静出声了:“苯酚是苯环连接一个羟基,甲苯是苯环连接一个甲基,类比一下水和甲烷的性质,水显然比甲烷更活泼,所以苯酚比甲苯更活泼。”
(本部分学习逻辑参考内容-化学科普博主孙亚飞)
“好复杂。为什么要想这么多……”底下开始有人小声嘀咕。“我背下来不就行了。”
“那你别听,你去背。”一个女生怼道,“二十多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我反正很难记下来,这次记下来了,下次可能还会记混。”
“就是就是!”一片附和的声音,下面的人认真听着,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抄笔记——鹿行吟所讲的,的确是最简单也最浅易的逻辑!
他们渐渐发现,鹿行吟的风格就是谢甜的风格,他完全把谢甜那种理解式的、框架式的东西复刻了过来,让很多零碎杂乱的东西,变得有序且富有逻辑,直接省去了大量需要反复记忆的内容,也直接避免了在记忆上混淆的这种情况。
27班学生认真听着,他们从来没有觉得化学这门学科这么清晰简单过——在这之前,不仅27班学生,全年级不少平行班学生在考试中,都是直接放弃15分的有机大题的,还剩五分的有机选择题全靠蒙。
第一节 课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下课铃响后,还有好多人没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