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先生(1 / 4)
章树要建私塾了。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 村民们闲暇的时候都要聊上两句。
“哎哟, 章家真是发了, 听说这私塾是要建给他和老李家的孩子读书用的, 就那两三个娃,用的着这么大地方?”
“人家年富力强,多生几个呗。”说话的人朝大家眨眨眼,做了一个挺腰的动作, 招来那群大老爷们心照不宣的笑。
“再生几个也用不了这么大地方啊, 我看着大概能放下四五十张桌子。”他站在圈好的空地前,用脚丈量了一下。
四五十张?村民们心里有点小心思了, 他们村的孩子是不是都能上学了?但是没人说出口,都在私底下暗暗打听。
还有人找到了何越, “你家就好了, 和章家走得这么近, 到时候你家大宝小宝就能一起去读书了。”
“可别浑说,人家章家这是办给自家读书的, 我们家可不敢奢求。你知道请个夫子要多少钱吗?二两银子一个月啊!四时节礼什么的还要另外算,隔三差五的还得割上二两肉给人家。”何越的这番话也没收敛声音, 他们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原本还有人想着,要是何越家两个能去,那么自家的娃儿也要去,都是乡里乡亲的, 凭啥好处被他一家占了。但现在即使是和章家关系很好的周家娃都上不了学, 那么其他人又怎么好意思提呢?
章家划好的这块地一改他们往日迅速的作风, 从划下来到如今都快半个月了还迟迟没有动工。
有人就说了,章家急什么?他家最大的娃千金也才三岁,实岁两岁不到,距离去学堂的岁数还差好几年呢。
没人怀疑章千金会不读书,就章树那个宠孩子的样,怎么可能不让哥儿读书呢?反正他家请的先生,他家说了算。
水头村都是当年闹灾迁过来的,大多数都不是同一个姓,也就没了宗族的力量在旁边叽叽歪歪,要是哥儿读书放到其他地方,估计宗族里的老人就要说话了。
不过提这些还为时尚早,毕竟学堂还连个影都没有呢。
这天,就有人去村长家了,东拉西扯地聊了一会天之后,终于把话题扯到了章家的学堂上,“村长,你看章家那个学堂什么时候才会开工?”
“这我说不好,人家想啥时候开工就啥时候开工呗,怎么的,想赚工钱了?”村长把嘴里的烟枪拿出来,放在凳脚上敲了敲,眼睛斜眤着说话的老头,这老头两个孙子今年都是七八岁,做活嫌早,放在家里又捣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