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常遇春带孩的原因(2 / 7)
这馊主意还没有经过朝堂讨论,但常遇春的长女和长子都在北平,他和蓝玉也即将去北边屯田,还需要额外带四个孩子。
常遇春得到朱元璋同意后,就带着蓝氏和二子、三子一同出行,直接搬到北平住。所以蓝氏也在这艘船上。
陈标催促道:“继续继续,难道皇上真的就让常叔叔养张一张二了吗?”
蓝玉偷瞟了常遇春一眼,见常遇春只是板着一张臭脸,没有继续揍他的意思,笑着继续道:“是啊。皇上都亲自来看了,发现实在没办法,就让张一张二住我家了。”
陈标再次看向常遇春大腿上挂着的两个大号摆件,大概知道了原因。
两个小孩差点被亲娘拉着一同殉节,被常遇春救了下来。这件事给两个小孩造成了很深的心理阴影。
在张士诚和刘氏相继自尽后,他们虽不一定懂什么是死亡,但肯定本能感到了不安全感和对死亡的恐惧。
这时候,无论是待在李伯升这样的陌生人身边,还是见到当初差点被勒死的张士诚其他妾室,都会令两个孩子惊恐不安。
只有将他们从死亡中解救出来的常遇春,能给予他们安全感。
陈标看向明升:“你是明夏末帝?”
明升立刻道:“什么末帝!我不是!末帝是我爹!”
陈理:“……你对我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你就算当了不到一月的皇帝也是皇帝,比没来得及举办登基大典的我地位高。”
明升傲气道:“我当然比你地位高!”
陈理:“……”想揍他。
陈标看着紧紧拽着常遇春袖子的明升,疑惑道:“难道你也是被常叔叔救了,不跟着常叔叔就哭闹不止?”
陈理:“噗嗤……”
明升瞪了陈理一眼,红着脸道:“我是被常元帅救了,不过我没哭!是我娘求陛下,让我跟随常元帅。”
明升的母亲彭氏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女性。
明玉珍占领巴蜀,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定都重庆后,很快就遭遇屯田元帅常遇春的练兵“打野”,不堪其扰,迁都成都。
那时彭氏就劝说明玉珍,明玉珍既不愿南征,也不愿北伐,就想守着巴蜀偏安一隅,但他们想偏安,有一统河山志向的人绝不会让他偏安,不如选择其一投靠,还能换得后人富贵安稳。朱元璋与明玉珍同出红巾军,实力强大,又得民心,投靠朱元璋最为合适。
但明玉珍以一介乡野村夫自立为帝,正飘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