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阁老出谋(2 / 8)
军,截杀锦衣卫之嫌,除爵亦不为过。”
“于此时,朝廷稍有风吹草动,即会如惊弓之鸟。若其狠下心来,孤注一掷,铤而走险,乱势骤起,于国于民都是祸患。”
话至此,李东阳忽然停住,翻开手掌,五指缓缓收拢,旋即放开。
“欲断其根,必先斩其枝。”
“藩王信用之人,幕僚之外,多为长史司属官。”
“以续修玉牒为名,召各府长史入京。趁机于宗人府擒拿,交厂卫审问,必得详实供词。”
交厂卫审问?
谢迁面露不愉,刘健直接出言反对。
以宗人府的名义,召各王府长史入京,的确是好主意。圣祖年间传下的定例,安化王等纵有疑惑,也不会公然违背,落人口舌。
擒拿之人,当交刑部大理寺。退一万步,也该留宗人府询问,为何交由厂卫处置?
“此事不妥。”
“希贤兄,遇非常事,当行非常法。”
见两人兀自皱眉,李东阳话锋一转,道:“两位可知,天子建造豹房的本意?”
“本意?”
李东阳拂过长须,看向谢迁,道:“说到底,此事同于乔亦有几分关系。倭国使臣归来,天子立即下敕,其中关联,两位可曾想过?”
刘健谢迁满脸疑惑,这有什么关联?
他们又不是李东阳,有善谋之名,心有九窍,没事就喜欢七想八想。
表情过于直接,李东阳差点拽断两根胡子。
深吸气,定了定神,方将所知内情娓娓道来。包括为豹房题匾因由,均说得一清二楚。
王守仁建议杨瓒,剿灭海匪,为内库国库捞钱,奏报天子是必然,内阁也要透出几分消息。
接到奏疏,朱厚照琢磨半日,召李东阳东暖阁觐见。
其后以题匾的名义,请李阁老豹房一游。
走进豹房,目睹成排的作坊,白花花的官银,加上朱厚照的解说,李东阳终于晓得,杨瓒钦差江浙期间,都做了些什么;也彻底了解,为何天子会下令,打造几十面木牌,郑重其事送去倭国。
说到底,两个字:银子!
“海匪藏宝,倭国银矿,朝鲜米粮,锦衣卫俱记为簿册,交入朕手。”
“内库所得,将取四成,充军饷灾银。”
“户部及光禄寺库,送入多少,清点之后,上报何数,朕不明说,不代表不清楚。”
无论是官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