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阁老出谋(1 / 8)
刘健谢迁皆饱经世故,通达谙练。
李东阳先举藩王,后提宗人府,数个念头在心中闪过,神情均产生变化。
“钦差递送奏疏,有藩王府勾结奸商,设立赌坊,同海匪交易,暗中大肆敛财。”
“其行之恶,甚于霸占民田,盘剥封地百姓。”
“先时,秦府成县县君仪宾孙溏犯法,依律杖责,免其爵位,革职为民,充边军戍北。县君知而不报,报知宗人府,由宗室长者训诫;长史不能谏阻,助纣为虐,交有司依律严办承办。”
说到这里,李东阳神情变得严肃,沉声道:“如安化王府,以长史之名结交商人,聚敛金银财货;晋王府家人入股赌坊,大取不义之财;宁王府多以幕僚出面,手段更为隐蔽。”
“纵有账簿,主使仍可轻易脱罪。”
“朝廷下查,依据只得从者,欲惩首恶,实难乎其难。”
刘健沉吟片刻,联系仪宾孙溏之例,于李东阳的谋划,隐约猜出五成。
“不中七寸,则逐小放大。殚精竭能,大费周折,亦只得微末。”
“正是。”李东阳颔首,道,“仓促令有司下查,贸然行事,必打草惊蛇,更无益处。”
“由宗人府出面,便能成事?”
谢迁蹙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以宗人府的名义,涉事之人也未必会放下戒心。相反,会更加戒备。
李东阳含笑不语,刘健代为解释道:“宗人府修玉牒以记载宗支,乃朝廷重事。依照旧历,十年续修,今年正逢当期。”
续修玉蝶?
李东阳笑入眼底,道:“希贤兄果然通达,东阳佩服。”
“此言过矣。”刘健摆手,道:“无宾之提醒,吾又怎能想到。”
“二位,”谢迁苦笑道,“先为在下解惑,可好?”
刘健李东阳互看一眼,洒然一笑。
“于乔当真不解?”
“不解。”
“罢。”
李东阳点着奏疏,道:“自国朝开立,宗支日繁。宗人府礼部每十年续修玉牒,除查照旧日所收文案,亦召各府长史入京。”
“所司开送名爵谥号,各府嫡庶行次,婚配生卒,岳翁之亲,俱要一一详述。缺漏不详,或相抵牾,当重考新订。”
“定著其式,方交各府长史,移文王府长史司。”
“安化王等贪婪无度,枉法敛财,结交匪类,罪名不小。更有擅调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