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合并番外(上)(6 / 8)
换做别的妃嫔,只要是我儿子登基就行,管他哪个!到你这儿是老四还不行,还非得是十四!
本来,因为冷落太久,康熙都把她抛到脑后了,提前安排身后事的时候也没想起这人来。多亏乌雅氏想不开过来送,她这么一闹,反而让康熙有了危机感,生怕自己走后没人能压得住这位新晋的太后娘娘,怕她拿孝道逼迫老四,康熙心一横,又传了一道旨意。
他要改老四的玉牒,让老四给已故的佟皇后做儿子。本来老四出生以后也是抱给佟佳氏养的,后来人没了才回到乌雅氏那头去,这个决定并不难以接受。
当然只是对别人而言,佟家是意外之喜,乐都乐死了,至于乌雅氏……偷鸡不成蚀把米,听说以后她当场昏厥。
照她原本的想法,要是能让老十四继位是最好,就算不能成,她总归要做太后的,可进可退。
谁能想到康熙这么狠。
她醒来之后听说胤禛到永和宫来磕了个头,磕过就走了。这还不算,本来力挺她去闹的老十四也改了口,抱怨说咋就这么沉不住气,要折腾也该等皇阿玛先走。
再说这些也没什么用,康熙在位时乌雅氏是德妃,到雍正朝,她做了德太妃,一辈子没当上太后。
没当上太后也罢,三亲六戚都怪她,怪她早年没对老四好点,怪她不讲道理偏心十四,现在好了,新皇将所有的包容都给了九阿哥以及十三阿哥——哦不,现在已经是义亲王与怡亲王了。除去这两位,他对其他人简直残酷。
而康熙最终熬过了这一劫,并没有蹬腿,他也没有再过问朝事的心思。为大清朝辛苦了几十载,是时候将担子交给年轻人了。
康熙在畅春园安度晚年,雍正在紫禁城里累死累活。
封了亲王的胤禟彻底接下户部的担子,同时兼任理藩院尚书,管理蒙古、西藏等地区事务,也负责处理对沙俄的事务。自从新皇登基,胤禟一方面觉得自己就是命好,难得做一回好事也能救到新皇,这救命之恩简直就是保他横着走的护身符。
同时,他又忍不住感慨,四哥就不能对自己的恩人好一点?只是户部就能累死个人,还要加上理藩院,这什么仇什么怨啊?
这头胤禟一边叹气一边接过上头交下来的重担。
那头宁楚克拍拍他的肩膀,进宫去陪皇后喝茶。
七斤随皇子一道在上书房进学,排场不比齐妃的儿子小,她身后站着晖哥、站着身为中宫皇后的四伯娘、站着看起来凶巴巴其实最能妥协的皇帝四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