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合并番外(上)(5 / 8)
立,前后也就是半年时间。
不过呢,这次风波显然没能给胤礽敲响警钟,反而让他感觉到危机,他心中不安,难免着急,是以在两年之后又一次被状告结党营私,经查实后,康熙痛下决心二废太子,并将胤礽圈禁在咸安宫。
因为先前复立过一次,有朝臣满怀希望,觉得太子在皇上心中格外不同,等风波过去之后,陆续有人为其请命,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过去这十年间儿子们为夺储君之位互相坑害大打出手,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闹剧,康熙每一次都用铁血的手段镇压了,同时他也深受打击。
《黄帝内经》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这些过于优秀的儿子变着法拖垮了康熙的身体,“二废”之后一年,他就生了场大病,当时感觉撑不住了,便将儿子们召至龙榻前,命梁九功宣读了传位昭书,被指名能够继承大统的是皇四子胤禛。
当时得有一半的人如遭雷劈,反应过来跟着就哭天抢地,说皇阿玛万岁万岁万万岁,您好着呢,何至于颁下传位昭书。康熙十分坚持,誓不收回成命,又说假如侥幸撑过,也不准备再理朝事,就松松快快当几年太上皇。
诏书上写的内容在当日就传遍了京城,因为康熙尚未驾崩,所以说很多流程都搁置下来,胤禛闷不吭声侍奉于御前,被康熙撵去处理积压的朝事。即便如此,他每天还是会过去看看,胤禟等人也没少去,真心觉得难过的不少,也有人不死心,哪怕诏书已经颁下,还是指望康熙能改主意。
这其中,又以即将上任的太后娘娘为最。
实际上乌雅氏早已经失宠,康熙重病卧床,最后点名传去御前伺候的也是翊坤宫宜妃。乌雅氏有底气过来还是因为那一纸诏书,左右她也是要做太后的人了,她比谁都高贵,还怕什么?
这日康熙精神头还好,听说乌雅氏求见,便允了。
接下来他简直大开眼界。
乌雅氏走这趟是想说什么呢?
她的重点是康熙的决定不明智。
“老四和十四同样都是臣妾生的,十四才学甚高文武双全,且人又年轻,样样都比老四出色,皇上您这个决定臣妾想不明白。”她要说的关键就是,儿子都是她生的,谁也不比谁高贵,凭啥继位的是老四呢?老四哪里优秀?
还别说,康熙都让她气精神了,劈头盖脸骂了她一通。
见过傻的,没见过傻成这样的。
你特么都要当太后了,还折腾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