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 / 5)
“不过是些儿女之事,我对那个不感兴趣。”
明帝道:“洞房花烛乃是古之周礼,也是男女大欲,你竟是要成仙了道了不成?”
皇帝眼中透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八卦之光,桓玹淡淡道:“臣也有红颜知己,只是不在家里。”
明帝发出长长地“啊”的声音:“我知道了,是那个什么……什么楼的什么来着?”
桓玹觉着这个诱饵可以暂时满足皇帝的好奇心了,不至于让他一直围着自己不住地刨根问底,于是当机立断地走掉。
打个可以诛九族的比喻——就像是有一条狗在自己身边汪汪乱叫,你只要往远处扔出一样东西,不管是木棍还是石块,它都会毫不犹豫地奔出去,快活地捡回来。
相比较明帝的直言不讳,内阁的同僚已经朝臣们,对桓辅国成亲后就抛下小娇妻的举止,却有着百花齐放的猜测。
其中的一个猜测也许就是……“不好使”。
这三个字,一方面意味深长,一方面不怀好意。
但还有另一个猜测是,断袖子之癖。
真相扑朔迷离,但无可否认,在那段时间,张阁老的逆子张怀之往内阁跑的次数明显地降低了,而周大夫也不敢像是以前那样卖弄风雅,他们不约而同地,在桓玹面前低调收敛了很多。
这大概也算是……意外收获。
直到桓玹在澄江楼里同花魁童姑娘过了一夜,内阁男人们的警惕心才略有些降低了。
***
那天桓玹回到府里,也难得地回了自己房中一趟。
他发现桌上摆着的都是自己喜欢吃的菜色,什么翡翠玉扇,百子冬瓜,他看一眼旁边的郦锦宜,却也猜得出她是为何会如此精准地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
这种刻意的讨好让他更为恼怒,原本还想保持相敬如宾的姿态,但她仿佛总能触到自己的怒处,当即叫她不必费心,拂袖而去。
后来听说,她并没有怎么哭闹,也没有为难下人,只默默地叫人把饭菜撤去。
这让桓玹略觉意外。
他暗中略留意了几回,也隐隐地发现她不像是传言里所说一样,但恶感在心底早就生根发芽,一时却也无法拔除。
期间桓素舸回来过几次,他也见了两回。
对于这位侄女,桓玹是发自内心的怜惜,但正因为如此,在桓素舸不顾一切要下嫁郦家雪松后,桓玹疑惑不解,百般规劝,桓素舸却似铁了心。
桓玹起初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