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番外一(5 / 6)
前面,也正看到,在这结束的信号发出之时,有一名青衣女子端正地站在集贤楼的高台之上。
与此同时,一份又一份的文稿随着收官信号的发出,被人送到了她的手中。
自韦怀瑜所在的位置,其实无法看清对方的面貌,但她隐约能自对方挺立的腰板和从容不迫的举动中,看出一派说不出的文人风姿。
“她是谁?”
“你竟不知道她?”
身旁当即有人狐疑地转过了头来,见到发问的是个小孩子,这才将抬高的语气收了回来。
“她啊,她是十一年前的科举状元,也是如今的麟台监,上官婉儿。”
或许并不需要这句解释了。
自周遭不断传入韦怀瑾耳中的零星言语里,韦怀瑜也隐约拼凑出了此地到底在做什么,对方又到底是什么人物。
上官婉儿……
原来是她。
在蜀地的时候,韦怀瑾其实就听过她的名字。
她那曾为文坛风流人物的祖父早已被淹没在了时代的洪流之中,反而是这位自小长于掖庭、一路扶摇直上的陛下与太平王的心腹,已变成今日的文坛泰斗。
时人奉她为伯乐,将京中诗词评选的权柄交托到了她的手中。
而评选的场合,就是今日在集贤楼上举办的诗会。
哪怕,参与诗会的不少人,甚至年纪比她还要大,也都渴求于从她的口中得到一句褒奖的评价。
韦怀瑜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她看到在那青衣女官的手中,一份份的诗稿正被那双被人称为“称量天下之才”的手逐一翻阅过去。
她在读诗,而且读得很快。
仿佛转眼之间,最后的一页已到了她的面前。
眼见胜负将分,韦怀瑜张了张口,却和周遭的众人一般,没能发出任何一个字音来。
只因下一刻,她看到,在集贤楼下的静默之中,在那夏日的晚风之中,一张又一张的诗稿飘起在了空中,朝着聚集于楼下的人群落下,像是落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落雪。
还有一份。
透过这些纸张的乱影,韦怀瑜怔怔地仰头望去,看到还有最后一份文稿,被握紧在了上官婉儿的手中,昭示着它头名的身份。
众人目光胶着地望向这份诗稿,也在无比期许地等待着一个人的声音。
偏偏,没人能直接越过这楼阁的高度看到那份诗稿上的字眼,只能看到上官婉儿眉间的一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