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4 / 8)
的骑兵之中,为首之人正是今日衮服加身的太子殿下。
谁都能看得到,比起此前的献俘,比起早年间的金甲告捷太庙,她在今日的眉眼飞扬之色远胜从前。
毕竟,这新的一个元月初一,也正是她二十周岁整的生日。
她的母亲坐到那个万众瞩目的皇位之上,成为天下的领袖,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简直是对她来说最好的一个生辰礼物。
当她朝着这三座祭坛望去的时候,她也忍不住想到了当年封禅泰山时候的景象。
阿娘所担任的亚献位置,只能在从泰山下来之后,于附属神山之上告祭后土,可现在不同了。
那三座祭坛所代表的天地社稷,全都归她所有。
以及在她之后的后来之人。
这登基大典的流程,对于朝臣来说是完全保密的,对已回到洛阳将近一个月时间的武清月来说,却绝不是。
在这座祭坛前后她来来回回地走了数次,便足以确保,在停下策马而前的脚步后,是由她先自马背上下来,再是圣神皇帝走下车舆,太和礼乐的声音会在此刻转到放轻的间奏。
圣神皇帝的脚步一步步往前迈出,在越过了她的身位十八步时,由武清月接过一旁的三牲酒水祭礼,而后以相同的步调,跟上前方陛下的脚步。
也恰在圣神皇帝登上天台的最上一层,她的太子也站在了阶梯的起步。
三层阶梯,各层九步,是为天坛。
这洛阳的地势并不高,也不似彼时的泰山之巅能看到山下浮云流转。
可谁又能说,圣神皇帝此刻的举目四望间,不能以一句“一览众山小”来形容。
……
颜真定只恨自己没能将自己的笔杆子打磨得再锋利一点,要不然,为何会在这个她本应该奋笔疾书的时候,却觉自己竟是忽然有些词穷,不知该当如何才能如同她前年上交的那份答卷一般,用更为客观的笔墨,记录下这场登基典礼之上的每一步。
她已经在前阵子因为拂菻的使臣到来,听到了好友参与进外邦战事之中的战绩。
可惜韦淳还在域外没能及时折返,要随同船队之中的其他人慢慢撤兵而回,那场突然爆发在外头的海战,也不是中原的史官能够亲自看到的东西。
但这份战报让人热血沸腾,今日的盛景更是点燃了人心中一些本难以抒发出来的情绪。
她看不到那场海战,却能看到新君的登基,也何其有幸,能够记载下这样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