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2 / 10)
官三十人。自数千应选之人中得以跻身含元殿内,诸位已都是人才之中的佼佼者了。”
这位天后依然面色沉静,但好像在场诸人都能从她的声音里听出几分喜悦之色:“我替陛下筹办此事,也为陛下……欢迎诸位。”
若要武媚娘自己来说的话,她可能并不愿意非要加上这最后一句。
比起为李治欢迎这些人的到来,当她单独坐于上首的时候,下方的这些官员便是和她牢牢捆绑在一起的一份子。
她欢迎于这些人的到来,是因为在匦使院的官员之外,她即将又要多出这一批占据一个个官位的“门生”,也即将在手底下拥有一批各有抱负的女官。
一想到这特殊的选士与委任,正是和她那个等闲之人根本难以想到的愿景结合在一处的,她便觉得自己的心中也像是在此时燃着一把火。
但她还需要再忍一忍,才能让它绵延千里万里,彻底烧在这大唐的疆土之上!
现在,她还要对这些人再做出一番考核。
比起饱读诗书之人,对于现在的武媚娘来说,她最需要的还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务实之人。
也只有能在某一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价值的人,才能在改朝换代之时为她支撑起一方的局势来。
武媚娘继续开口说道:“本次殿试,博通文史科的诸位便先不必再问了,待各位之中的头三名入选弘文馆后,自有表现的机会。”
宋之问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一抹错愕与失望之色。
可他们随即听到的天后解答,又让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文章之事,在乎妙手偶得,在这当庭创作之中,写出来的无外乎就是对她和天皇歌功颂德而已,但若要写含元殿颂,难道还比得过已有名篇传世的王勃吗?
她也不觉得在今日该当有歌颂之声。
今年开春的落雨让诸多农人看到了播种丰收的希望,但先前数年的种种灾变,到了一度让人卖子求生、流亡逐食的地步。
此次制举之中索求吏治清平,农桑有道的方略,也正是因此而起。
半月前,自江南婺州还传来了个消息,连日的降雨在当地非但不是吉兆,反而是一种莫大的考验。暴涨的山水遇上了下游的围湖造田之事,以至于冲毁了不少民居。
在江南诸地,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出卷之时只是预设,现在却是事实了。”天后陛下将下方诸人的神情一览无余,“此次答卷之中,有几人的答案堪称精妙,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