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6 / 10)
”
“诶?我阿姊?”李素筠讶然,“我还以为你会说文成公主。”
“文成姑母是必然要去的。”李清月回道,“你也瞧见了,前几年的时候她还有些初回故土的不适应,甚至有点难以融入长安城的意思,结果那本图志编写到一半的时候,我看她是已彻底适应了新的事业,比我还想直接打到吐蕃的逻些城去。”
“……都不知道到底谁才是这个将领。”
她颇觉好笑地摇了摇头,再次觉得自己当年将文成公主从吐蕃给接回来,确实是一个最为正确的选择。
李素筠也是同文成打过几次交道的,对于这等变化都看在眼里。
想想安定若是将刚才和自己开的玩笑放到文成的面前,说不定也会得到对方的恼怒反应,也笑了出来。“先别扯开话题,你还没说,为何需要我阿姊也一并前往。”
这又关李下玉什么事?
李清月答道:“我是这样想的。行军讲究天时地利,文成姑母编纂的吐蕃图志和西海都护府对吐蕃境内的深入探查该当算是地利,若条件允许的话,我也自然不能放过天时。”
“天时啊……”李素筠喃喃,“那我好像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了。”
身居太史令位置的李淳风,固然有几分超凡入圣的仪态,在推衍天象卜卦之事上本事惊人,可终究只是个凡人,而非神灵。
总章改元之时,他的身体就已不如早年间康健,到了咸亨元年更有致仕隐退的意愿。
而早年间因为术算能力进入太史局的李下玉,正是他为自己选定的继承人。
大约也是因为李淳风自觉自己没法再担任多少年的太史令了,对这位同样没走寻常路的义阳公主增加了栽培的力度,以至于如今的李下玉,早非当年还说自己只能读取风力仪表的水准,而是成了一个合格的……
按照李清月的说法,天文气象学家。
她道:“吐蕃境内地形复杂,又因地势奇高,气候变化格外显著,我想将她带上,帮我判断进军的气象,以保天时在我。你觉得她会愿意吗?”
李素筠回答得好生果断,“会,怎么不会!你又不是要让她扛起枪兵上战场杀敌,只是要让她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已,她绝对愿意同去。”
要李素筠猜,李下玉会同意此事可能还有个理由。
当年她们姐妹曾经拜托阿菟帮忙,将她们的婚期往后拖延,可再如何拖延,在太子都已成亲的情况下,她们都已算是拖到晚婚年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