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3 / 10)
主此举便应该叫做——”
想到她此前那句“抛砖引玉”的说辞,葛萨有样学样地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不是?”
澄心拊掌赞道:“足下果然是个做商人的好料子!”
……
而在此时,呼应于这句话的又何止是这行将在长安扎根的四海行会呢?
即将往宣州上任的唐璿,大概也在践行着这一条。
秦岭封山,会暂时阻隔那两万左右兵卒回返蜀中,却不会影响官员在轻车简从之下翻山而过。
所以还未到正月十五,唐璿就已预备自关中动身启程回返梁州。
毕竟,他要自这仕途的开端转道宣州,进入更为广阔的天地,也不能直接拍马就走,还得先办好收尾之事。
“梁州地界上的种种杂事,因吐蕃战事的缘故,被我缺席了半年有余,自朝集使的走访奏报来看情况尚好,但梁州在我接手之前毕竟是那样一个情况,还是得自上而下收拾一通,才好移交到下一位刺史的手中。”
李清月策马而行,随同着唐璿和其身后车驾自长安西门行出,问道:“你觉得需要多久?”
唐璿沉思了片刻,答道:“一个月吧。”
“那正好,”李清月满意地点了点头,“下一任梁州刺史的委任已被我阿娘与阿耶商定完毕,自委任诏令自长安发出,到那头交接完毕、北上梁州,也得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李治对于武媚娘在这个时候提出给武思元加官,几乎没有任何一点反对的意思。
按照武思元的战功与政绩,早就应该能到这个位置了,只是因为皇后此前对于后族的打压,才被迫受限,如今嘛,至多就是被放开了禁锢而已。
比起早年间权倾朝野的长孙氏,武家众人里才学最为出众的一个也才只开始做个正经的刺史,真已算是收敛了。
让武思元出任刺史,也多少能为皇后的势力再加码几分,对于平衡朝局自有其好处。
所以早在七日前,这封加官委任就已通过了三省审查,被发放了下去,堪称效率惊人。
只不过是因接旨之人距离长安路途遥远,往来还交通不便,这才需要多费些时间抵达梁州,也正好给了唐璿以筹备的时间。
“对了,你此次回汉中,我有两件事想让你去办。”李清月放缓了前行的速度,语气严肃了起来。
唐璿:“公主但说无妨。”
李清月摆手:“不用那么紧张,不是什么难事。你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