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2 / 11)
而这两人,其实都是适合于为人所策御的猛将,不会从她的手中分去指挥权。
这会是个足够合适的将帅组合。
而兵马自益州大都督府遴选,其中有一部分曾经往来于蜀中与吐蕃之间的山岭中,若要适应于吐蕃的气候,也远比关中兵马合适得多。
李清月是想打一场剑走偏锋的破局之战,却不是要打一场无准备之仗。
当李治对上她的眼睛之时,便不难从其中看到这一点。
这其中过分炽烈的生命之火,更是让他仿佛被烫着了一般,有意避开了视线。
以至于他原本想说的,是要再将此事在军事议会上商榷一番,连带着吐蕃那头的正式进军一起敲定,却变成了这样的一句:“那好,吐蕃这一路战事我就交给你了。希望你不要拖到邢国公回返支援的时候。”
李清月当即大喜:“阿耶英明!”
又改口道:“不对,应该说,陛下英明!”
李治很是无语地看到,安定在说出这话的同时,便已手脚麻利地将一旁用于书写圣旨的绫锦推到了他的面前,仿佛是唯恐他会干出什么收回成命的事情。
但他也确实没有什么理由还能用于撤回方才的决定了。
李治又往面前这张尚显稚嫩的脸上看了一眼,很是不明白为何他会养出这么个女儿来。
可想想看,她此次回返长安还是先带回了个莫大的好消息,对于他稳定关中基业大有裨益,他又将本想出口的其他话给吞咽了回去。
罢了罢了,让她去吧。
见李清月都给他将墨给研磨好了,他摇了摇头,落笔将这出请战决定的批复给写了下去。
不知为何,在真将其付诸笔尖的时候,他又觉得自己心中少了几分压力。
或许是因为,如此一来,他也不必担心因为战略上的分歧遭到皇后的责问?
他刚想到这里,就听李清月又道:“阿耶连这个从蜀中发兵都批准了,要不就再同意我个事吧。”
李治眉头一竖,“你还得寸进尺上了?”
“不是不是,”李清月摆手答道,“我是想说,这一路既然要胜不要败,总得确保其中的任何一环都不出纰漏。若是我在山南西道、剑南道等地遇到合适趁手的官员,能在参与作战、督办粮草之事上为我提供助力,不如准许我能将他们暂时请其离开岗位,加入到行军队伍中?”
她总不能跟李治说,她选益州进军,除了作战上确实有利于她之外,也有在亲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