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3 / 7)
至让李清月觉得,自己说不定能在起行辽东之前,就在长安城里和凯旋的薛仁贵相会。
到时候她还能在长安为薛仁贵摆个庆功宴,然后告知于他,他当年那句“公主也能上战场”的话在今日也变成了现实。
可现在的情况却急转直下了。
那封战报被先后传递在几位将军手中,然后落到了李清月的手中。
在这封军报上所写的情况,和李治所说分毫不差。
这甚至不是由薛仁贵代笔的军报,而是出自郑仁泰之手。
以至于当颤抖的笔锋和些微有些错乱的言辞出现在战报上的时候,仿佛也能让人看到彼时身处风雪之中,那些无粮可食的将士们到底有多绝望。
然而他们在彼时所能做的,竟只是从同伴的身上得到求生的希望……最后变成了在这封战报上苍白无力的数字。
李治敲了敲桌案,将下头几人的思绪从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中拉了回来。
“对郑仁泰的惩处先姑且不论,以各位所见,眼下该当如何?”
李治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他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下方直接分成了两个阵营。
英国公李勣、邢国公苏定方和被他喊来一并参与议事的安定公主,都默契十足地看向了郕国公契苾何力。
唯独契苾何力的表现不同。
他没有保持着原本看向天子的方向,而是转向了……
“郕国公看着安定作甚?”李治真没忍住,先发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在场之人几乎全部看向契苾何力的情况,让李治确信,自己在众人来前做出的判断没有任何一点问题。
在薛仁贵和郑仁泰对铁勒进行杀戮镇压之后,李治原本也有意向让契苾何力前往,从威服改为怀柔。
高丽战事的顺利,更是让这出接班不至于过分仓促。
出身回纥契苾部落的契苾何力,必定能够理解,大唐为何要在铁勒思结部屡次降而后叛的情况下,做出铁血应对手腕。
要是没有郑仁泰的提前发兵,在大漠埋葬了一万多骑兵,等到契苾何力以“效忠大唐的铁勒人依然能够得到重用”的姿态出现时,所谓杀降的诟病也都将不复存在。
奈何,天意与人心,在间隔千里之遥的地方,都已不能随意为人所操纵,也让其中出现了偌大的一个变数。
但契苾何力看着安定是几个意思?
总不能是他居然觉得,李治应该派遣安定公主出发,去收拾西部的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