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7 / 10)
不如真将她栽培成大唐的一方主帅,作为我与邢国公等人陆续退场后的接力之人。若是一场战事不够的话,不如给她更多的机会。”
大唐正在用人之时,又怎能因为一些“并无前例”的理由,就错过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呢?
这句万分恳切的话,让李治都不由陷入了沉思。
是啊,他的番邦将领已经越来越多了。
这一点,其实早在他答复阿菟问题的时候就想到过,只是没想到,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比如说西面的突厥部落中,一度参与过平定阿史那贺鲁之战的兴昔亡可汗与继往绝可汗这两个家伙,在今年屡屡产生摩擦。
因为他们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没以大唐将领自居,而是还在以“部落首领”的身份,希望从对方的手中攥取更多权柄!②
而这一次攻伐高丽与百济完毕,高丽境内的降将姑且不论,百济将领黑齿常之与沙叱相如等人,都应该要得到大唐的委任。
这显然是又一次壮大了异族将领的队伍。
……
又有一朵落雪掉在了李治的脸上,用冰冷的温度将他的神思给拉扯了回来。
他伸手往前指了指,说道:“英国公随我走完后头的那段路吧。”
他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李勣可以确信,自己冒险做出的这番推断,并没有让陛下失望。
他原本其实还想多说一句的。
当年陛下问他能否立武昭仪为皇后,他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不必过问旁人。
如今只是要给公主重赏,论起分量来还不如封后一事大,怎么陛下倒是变得更犹豫了。
可想想看,这说不定是因为风疾让陛下少了一些选择,李勣又将话给吞了回去。
总之,当他离开皇宫的时候,传递到皇后这里的消息便是——
陛下和英国公执手相送,陛下的脸色也比之前看起来好些。
“这对于皇后殿下会有坏影响吗?”桑宁问道。
武媚娘答道:“不会,不仅不会,还应当对我有利。”
对阿菟也有利!
就像苏定方能写出这样一份送回朝中的战报一般,武将在想法上往往要比文官开明得多。
所以阿菟手握这份无可挑剔的战功,武媚娘敢赌,英国公就算不将安定往上抬一抬,也起码不会对她做出什么打压。
这就给随后她要做的事情先打了个基础了。
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