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3 / 10)
那起码还能赏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看的是满园大半的秃枝。
更冷了……
“烦心事?”李治笑了一声,“我要是现在跟人说我有烦心事,别人怕是要觉得我有病!高丽灭国,李唐东征功臣即将回返,我何事可忧!”
骤然听到这个消息,李勣还险些没反应过来。
可在意识到李治话中说了什么的时候,他当即惊喜不已地开口:“邢国公赢了?”
要不是李勣的年纪比起苏定方还大,这两年间的身体又大不如前,这征讨高丽一战,他也是想参与的。
贞观十八年太宗皇帝亲征高丽之时,他担任的就是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位置,攻破了高丽所占据的盖牟、白崖等城,又在驻跸山大战中立下了功劳,为他的其中一个儿子争到了郡公的封号。
他当然想去完成那场没能达成最终目标的战争。
他也很难不为旁人达成了此战的胜利而觉欣喜。
若说陛下此前用七年的时间平定西突厥之乱,更像是在抹消太宗皇帝过世之后的种种动乱影响,那么先后攻伐百济、高丽得手,便是在实现当年太宗皇帝也没能做到的大业。
当然,这并不仅仅是夙愿而已。
能攻占辽东黑土,避免更北面的靺鞨部与高丽结盟,一步步成长到威胁中原的地步,也同样是一出收获。
可是,陛下为何是这样的反应呢?
李勣的头脑快速地转动了起来。
这个消息还没在朝堂上传开,也就代表着,这可能是一条刚刚抵达长安的军报。
若是陛下的情绪外放一些,要么就是直接传讯于百官这份喜讯,要么,都可以去金甲告捷于太庙了!
而不该是找到他来吹冷风。
他的心中忽然一沉,“陛下,难道邢国公……?”
“你别想那么多,邢国公身体还很康健,没有一点问题。”李治连忙纠正道,“出事的是任雅相和庞孝泰,唉,这两位将军也算是为国捐躯了。”
李勣闻言,心中也生出了同僚过世的悲痛。
但既然不是苏定方出事,那不至于到陛下为难的地步。
他便又问道:“陛下也应该不会为难于如何封赏邢国公,如何对待高丽的俘虏?”
“这是自然。”
李勣苦恼,“那我可真是不明白,陛下到底在担心些什么了。”
李治不打算让他继续猜下去了,而是将袖中的那封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