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4 / 14)
孙无忌所希望的那样,因再度受挫而彻底放弃自己的计划。
甚至于,在和武昭仪登上了崇仁坊外的马车后,他的脸上过于鲜明的神情还骤然一松,像是在一瞬间卸掉了表演的面具。
不得不说,英国公李勣给他的那一句支持,让他的精气神有了异常明显的改变。
“陛下若是再演得逼真一些,应当说出几句激怒太尉的话,让他将您给直接打出来。这样一来,崇仁坊里外之人都知道陛下的算盘了。”
武媚娘这句打趣的话让李治不由笑了出来。
他一转头便对上了一双此刻沉静如昔的眼睛,在其中的星点锐利,更是让这双眼睛有了恰到好处的增光添彩。
而这也正是他需要自己的身边人能表现出来的气度。
他回道:“过犹不及,如今这样便正好了。”
李治拜访长孙无忌的次数已不少了。
所谓事不过三,他怎么会看不出来,想让他这位好舅舅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已越来越危险,若真想和天子相处得宜便应该放权于他,只怕是不可能的。
那他也当然不可能同意李治将武媚娘扶持上宸妃位置的建议,更别说是皇后了。
他今日前来,要的也不是长孙无忌的这一句同意!
在三日前他和媚娘商议的时候,媚娘便建议他,做出这样的一番行为,固然损失了财货,也得不到长孙无忌的支持,却能拿到三个好处。
其一,天子没有对不起长孙无忌这位托孤之臣,也没有对先帝有所不敬。
在面对这等大事的时候,他依然将长孙无忌作为头号被问询的对象。
其二,长孙无忌收到了李治意图废后的消息,因其和王皇后背后的宗族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他绝不会对此消息有所隐瞒,而是会将其扩散出去,利用各方人马对李治的劝谏,来试图让天子收回成命。
这就要比李治自己再一次亲自说出好得多。
其三,天子携重礼拜谒长孙无忌,作为提出废后之意的第一步,足可见李治对废后这个举动到底抱有多大的意愿。
真有些想法,又懂得抓住机会的人,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可惜王皇后因去年的亲蚕礼到底还是有了些声望,若让这出意图废后的消息传出,可能会引发一些风闻闲谈。
不过这也无妨,李治因妥善平息了洪灾所得到的名声尤在其上,而这份与民恩惠,还没到消散之时。
待这出废后风波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