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假正经(2 / 7)
于提成,由于他刚来上海,对纪轻舟的店还不熟悉,便下意识以自己印象中的那些洋服店做参照,觉得每个月能卖出三四十件衣服,拿个十几块的提成就算挺好的了。
那三名店员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既然时装店开的底薪和在工厂里上班的工钱差不多,起码在这店里还有额外的销售提成,薪水有上涨的空间,便是一件好事。
况且按老板所言,到时候还会给每人发放一套工作服,仅在上班时穿着。
在他们印象里,只有那些大饭店和西菜馆的服务生会在工作时穿上整齐的衬衫西裤,这听起来可谓是一项体面的工作。
店长和店员的招聘结束后,就轮到了模特的面试。
相比长期工,模特的选择就更为简单了,纯看身材比例和形象气质。
在招聘启示上,纪轻舟就特意写明了这项工作对外貌条件要求较高。
五官端正、身形匀称、举止大方、未裹足,这几项是基础条件。
至于身高,考虑到此时的人们普遍不高,贫困家庭的妇女更是营养不良者居多,就定下要求在四点五尺到五尺高之间,差不多一米五八到一米七五。
前来应聘模特的八人中,符合条件的其实只有一半,剩下四人要么是身高不足,要么是过于瘦弱或皮肤粗糙、气色不佳,纵使如何寻找角度也找不到半点美感。
纪轻舟对着那几名条件不足的女子思量许久,还是选择了不录用。
尽管知晓能鼓足勇气来应聘这份工作的,家庭条件必然都不乐观。
固然同情,但他也需要对自己的时装店、对前来看秀的顾客负责,最终就只给了她们每人两角钱作为空耗一上午时间的补偿费。
而留下来的四人,纪轻舟则同他们约定,本月的十四、十五两日过来试衣服、定造型和彩排,彩排的两天每日额外给一元辛苦费补贴,尔后就解散了人员。
整场招聘顺利于正午前结束,在附近小馆子吃过午饭后,纪轻舟又按照提前制定的日程安排,带着祝韧青去跑了趟制衣厂。
一方面是带钱去结清一部分的货物尾款,一方面是为了给即将出货的那匹订单做质量检验。
之前有个款式的单品,出货前的质检他没有亲自到场,只让祝韧青去帮忙跑了一趟,结果等货送到店里的仓库了,纪轻舟闲暇时翻看才发现有大半的衣服袖口走线都不符合标准。
虽然乍一看相差不多,袖子造型的美观度却有所折扣,于是又送回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