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回忆(2)(4 / 6)
态度摆清楚了。
身体展开了,个子更高了,汝南周家的二公子不再是十五岁的小孩子了,再相见,他整个人深沉了不少,连看阿弟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两个人骑着一匹白马回来,身后还牵着一匹黑的,阿弟坐在他怀里,周殷搂着阿弟的腰,下巴压在他的后颈上,目光又深又清澈。
唐耿很不喜欢周殷。
住进唐侯府,唐耿夫妻把弟弟赶出屋去,两个人一起盘问周殷。宋义华能感觉到周殷身上紧张,这个年轻人其实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很尴尬,仓促茫然地就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抛下自己的过去,要谨慎地讨好眼前的长辈,处处看人眼色。
“你来北方,你父母知道嚒?”唐耿问。
周殷垂眸奉茶:“知道。”
宋义华:“你们将会走一条很难的路,准备好了嚒?”
周殷:“准备好了。”
“阿弟喜欢你,不拆散你们是不想阿弟难过,不是我们认同你们。”
唐耿明明确确地对周殷说:“本公知道你从小是听着赞誉吹捧长大的,丑话说在前面,无论以后你因阿弟的关系受到多少排挤鄙视,你都要自己担着,我们不会为你做主,外面是你的大好前程,你现在还可以走,本公绝不拦你。”
周殷没有犹豫,沉声说:“我准备好了。”
他们夫妻还能说什么呢?
唐耿一脸“我不看好,我不阻拦,你别招摇”的表情。
宋义华推了丈夫一把,对周殷说:“以后你随着阿弟叫我大嫂,叫他大哥大哥。”
唐耿是爱才之人,若不是阿弟弄出这么一重尴尬的关系,他是会很喜欢周殷的。
在晋源那段时间,唐耿经常把最大幅的地图铺在厅堂上,穿着袜子走上面的山川草原,把五年内有名没名的战役情况搜罗过来,涵盖大大小小三百余场战役,不同的地势地形,还原出战场情况,天下的烽火便是他们俩的教材,前人的弯路就是他俩的教训。
他弟高兴啊,整日在哪都是没心没肺地哈哈大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乐的,周殷不太敢在唐耿面前放肆,进退有礼,处处小心。未来的顺高祖虽然别扭,但是勉勉强强把周殷当成了弟弟,一视同仁地对待他。
泰皇十六年,叛军林俊第一次攻打东都。
当时的情况是,官军与乱军对峙于三岔河口,林俊将部队分为十队,六队布阵石子河东,由手下二号人物许让亲自带队,自己亲自率领四队潜伏,在嵩山北麓埋伏。叛军的二号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