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4 / 4)
夸庆王胸怀谋略行事果断,永昌帝却眉头一皱,光听冯知府讲了一通就直接定计了?不是说要找猎户樵夫询问进山之策吗?冯知府说难找就是难找了?兴许是冯知府自己没本事啊。
脑袋想着这些,永昌帝的眼睛已经看到了双方的伤亡人数,算上引蛇出洞、瓦解余党的两处战场,匪徒诛杀不足九百,潭州府兵却死了九百七十七人!
说是冯知府那边拖了后腿,可让永昌帝去的话,他肯定要先摸清冯知府的底细啊,查查这人之前是怎么剿匪的,查查这人知府当得怎么样品行是否有瑕,这一查不就能查到冯知府身边有个遭遇过匪患还能存活的美人小妾了?
亲爹亲娘都能杀的凶匪,下山就是为了抢银子抢美人,肯定会提前查清楚哪家有银子哪家有美人,还能漏掉一个给冯知府半老头子救美?
永昌帝将彭大纪的折子拍在了书桌上,沉着脸拿起庆王的折子。
才领了差事就春风得意的老三,折子里倒是谦虚起来了,夸了彭大纪水军的英勇,夸了他安排的骑兵策应及时没让匪徒的埋伏得逞。
永昌帝还是不高兴,但想到老三差点被匪徒活捉身上还挨了一刀,且安排骑兵策应也算谨慎,永昌帝就不忍心再责怪儿子了,毕竟还年轻,第一次出外差,吃过这次教训,下次该明白兵法上的知己知彼了。
看完这两封半喜不喜的奏折,永昌帝刚要去拿下一封中书省的折子,忽然瞥见密折那摞最上面的就是荆州来的。
永昌帝大手一转,拿起了这封。
暗卫所写全是彭大纪所述,戏文一样罗列了彭大纪与庆王的每一次对话,包括两封折子上没提到的细节。
永昌帝这才知道,原来那支救下老三的骑兵是彭大纪在劝谏失败之后自己安排的,原来老三挨了一刀后还想让彭大纪的水军去支流追潜水而逃的山匪,原来老三带去的二十四个侍卫只剩两个了,而招安山匪余党的法子跟老三全无关系!
所以,他的三儿子此去荆州只办成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地方军面前给他们老赵家丢人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