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5)
荀子微笑问:“怎么说?”
赵锦繁回道:“先说那位书?生。他的证词说那晚他在老地方摆摊,听见华娘和裴瑾争执,随后?华娘喊了?一声:‘去死吧!’紧接着便听见了?裴瑾的惨叫声,跑过去一看便见裴瑾倒在地上死了?。这听上去似乎顺理成章,但那天晚上他根本不?可能听见桥上有人争执。”
荀子微道:“嗯?”
赵锦繁引着他望窗外看去,指了?指那位书?生出摊的位置,道:“那个位置的确离彩雀桥不?远,若是换做平日未必不?能听见桥上人说话的声音。但那晚镇上正办庆典,每逢节日必有戏台开唱,长街上人声喧闹,锣鼓喧天,与今日差不?多热闹。”
“方才我与沈谏和子野就在那附近,我在离他们大?约十几尺的距离高声呼唤他们二人的名字,他们尚且听不?清。从?书?生的摊位到?彩雀桥上,目测少说也有三十余尺,那位书?生如何能听出桥上人在争执,甚至还能清晰地辩出华娘喊了?‘去死吧’这几个字的?”
“他在撒谎。”赵锦繁道。
荀子微道:“确实。”
赵锦繁接着道:“再说那位闺秀。她说自己与表姐一同去佛寺上香,上完香出来与表姐走散了?,便站在彩雀桥下灯架旁等人来寻。但您不?觉得奇怪吗?”
“嗯?”荀子微顺着她的视线朝外望去。
赵锦繁道:“这的佛寺都在临山一带,位于彩雀桥西南面,灯架却在彩雀桥的右前方东北面,在佛寺隔桥的反面。她在佛寺出来的路上与人走散,却站在与佛寺完全?相反的方向等人来寻,不?合常理。”
荀子微道:“因为?她站在那,不?是为?了?等人来寻,而是不?想被人寻到?。”
“那位闺秀家教甚严,父亲一心望她能攀上高枝。当年她父亲已为?她择了?一位高门夫婿,但她心中另有所属。那晚她趁着去佛寺上香,偷跑去见她情郎。事发之?时她正与情郎私会,私会完出来,刚走灯架旁,府里人寻来了?。”
“怕累及自己的名声,影响婚事,她便谎称自己走失那阵子一直站在灯架旁等人来寻。那晚彩雀桥上出了?命案那么大?的事,她又说自己一直站在彩雀桥下,要是说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怕会引人怀疑,便扯说自己看见了?华娘行凶。”
赵锦繁一愣:“这些事您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
荀子微道:“出于某些理由,最近花时间仔细了?解了?一些与言卿有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