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5)
好么,自家姑娘当他是登徒子,冷嘲了一顿!
红叶不敢看薛常安的表情,过了会儿,方听她说:“他没有认出我吧?”
红叶:“当时帷帽戴得快,应该没有。”
薛常安笃定:“肯定没有。”
这门婚事可不能出错,她已经表现得这么温和了。
…
临江仙三楼。
元籍在,裴诠的老师蔡老也在。
元籍本该六月调职回京,他前阵子风尘仆仆赶回来,是带回了边疆异动的消息。
大盛疆域外瓦剌每当春季,就会对富饶的中原蠢蠢欲动,今年都三月了,本以为他们该收歇,斥候一探,瓦剌却在集中兵力,准备草料。
如今边境已经全面警戒,战争只怕一触即发。
蔡老琢磨,道:“天助也。”
这种异动来得正好,裴诠自参政以来,虽积累了威望,却没有关键的一击,能够倒逼万宣帝下决心。
而打仗,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收拢人心、军心的好办法,当然,必须是胜仗。
蔡老说:“以此为倚仗,陛下方能敦促太子殿下,提前写好退位诏书。”
这是保证万宣帝殡天后,将来新旧朝的接替顺利,而太子殿下作为“太上皇”,至少享有富贵。
不过,这个节骨眼离开京城,亦是冒险的。
元籍看向自己的王爷表弟。
裴诠虽然比元籍小一岁,其气度华贵,却是与元籍截然相反的,这让元籍本能的,不会小看他。
而此时,裴诠合起瓦剌相关的密报,他眸子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泽。
…
张德福和周氏在京中歇了快三个月,过了平安一个生辰宴,见平安一切都好,他们终于是放心了。
但留在京城是背祖的,即使是偷偷摸摸的,于他们朴素的价值观而言,都是压力。
就算千万不舍,也得回皖南。
这日一大早,回皖南的马车,是公府准备的,塞满了各种东西,衣食行,十分丰厚。
冯夫人道:“山高水长,周妹妹将来在皖南,要好好过日子。”
周氏回:“劳你挂心。”
马车从公府出发后,折去万宁街的王府。
暮春,平安披着一件青底蝠纹薄斗篷,站在王府二门外的甬道,周氏和张德福的马车到了,两人都下了马车。
周氏说:“夏日不要贪凉,冬日多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