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风月事(二) 更何况,萧窈眷恋过的人那样多。(1 / 9)
日暮西垂,碎金似的余晖斜斜照过窗牖,在丝绢屏风上映出清俊的身影。
自抄经伊始,崔循便一直是这般模样。
跽坐得端端正正,眼眸低垂,神情专注,执笔抄经的手几乎未曾停歇过。
六安看在眼中,只觉自己的手腕仿佛都隐隐酸疼。
今晨,自家女郎也是坐于此处抄经。
只是她生来喜动不喜静,是个沉不下心、坐不住的性子,纵是抄经也难心无旁骛。一时要茶点,一时又想着过几日约贺娘子出门游玩,与青禾讨论该穿什么衣裳才好。
到最后,也没能完整抄完一页经书,便撂了笔。
六安搭在小臂上的手轻点几下,看了眼昏黄的日光,上前道:“天色渐晚,郎君若不然还是放放,明日再来。”
他揣度着崔循的心思,又特地提醒道:“至于那雪莲,郎君今日便可带走。”
萧窈出门后,便吩咐人去库房取了雪莲,只说,“既是为着治病救人,赶早不赶晚,早些给他就是。”
她行事全凭心情,看崔循顺眼,也只当行善积德了。
六安原以为话说到这份上,崔循总该应下。哪知他托着手腕道了声谢,却又道:“只消半个时辰,便能将这卷经书抄完。”
“郎君实在勤勉。”六安不甚诚恳地夸了句,似笑非笑道,“又或者,郎君这般急切,是不愿再踏足此处?”
崔循提笔的手一顿,薄唇微抿,并未反驳。
六安冷笑,“不识好歹”四个字到了舌尖,看着青年清瘦而苍白的面容,又觉有些刻薄,到底还是咽了回去。
他无意越俎代庖。
只是想想如此贵重的雪莲就这么给出去,对方却依旧避如蛇蝎,就替自家女郎感到不值。
崔循似是看出他的心思,低声道:“县主恩德,循没齿难忘,他日若有机会,必当竭力回报。”
六安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哪怕崔循态度诚恳,但这话任谁听起来,只怕都不会当真。毕竟他出身寒门,不过是凭着祖辈交情才能在贺家谋个差事,又能如何回报萧窈?
“我家女郎心地良善,既这么轻易就给了你,便没指望什么回报。”六安将装着雪莲的木匣留下,也不耐烦同他多费口舌,起身离去。
崔循揉过酸疼的手腕,盯着木匣上的刻纹看了片刻,复又提笔誊写。
炉中的香料不知何时燃尽,那股不知名的幽香淡了许多,屏风上的影子拉得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