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 / 4)
青禾将漆盘轻放在书案一角。
瓷盅中是才熬出来的莼菜鲈鱼羹,一掀开盖子,便有鲜美的气味随着热汽涌出。
这是萧窈少时起就很喜欢的菜色,崔家的厨子做得也极为纯熟。青禾抬手,将热汽向着萧窈的方向扇了扇,诱哄道:“多香啊。公主还是先用些羹。”
萧窈含笑应了声,由她将莼羹摆在自己面前,目光依旧落在挪至一旁的纸上。
那是这些时日搜罗起来的,赵琛的诸多恶行。
赵家原算不得什么高门大户,只是惯会钻营,早些年娶了王氏旁支的女儿后,便借此攀附上王家。这些年仗着王氏横行霸道,寻常士族都得让他几分。
至于强占民宅土地,欺男霸女这样的事,也算不得稀罕。
萧窈看着纸上种种,再想参自己那封奏疏上义正词严之语,只觉可笑。
青禾时常跟随在萧窈身边侍奉,知道赵御史带头参自家公主这件事,摆弄着瓶中的花枝,忿忿道:“赵家真是活脱脱的狗腿子。我昨日听柏月提起,这位赵御史从前在长公子面前卑躬屈膝得很,从来只有讨好的份……”
“赵琛生性圆滑,若由他选,想来也不愿当这个出头鸟。”萧窈轻轻吹开热汽,尝了口莼羹,“但他受了王氏这么多年恩惠,总要‘投桃报李’才行,便是再不情愿,也只能如此。”
青禾撇嘴:“活该。就他做过的这些事,死也应当。”
萧窈用过莼羹,正欲入宫去见萧霁,才放下汤匙,却见六安步履匆匆进门。
她眯了眯眼:“出什么事了?”
“宫中传来消息,说是赵御史没了。”六安气都没喘匀,忙道,“今晨朝会,有人上书参赵御史。太子垂问,赵御史并未为自己辩驳,反倒斥责公主……结党营私,而后大哭着宗庙社稷,一头撞在了大殿柱上,血溅当场,没能救回来……”
青禾倒吸了口凉气,险些摔了正擦拭的瓷瓶。
纵然方才她还在骂此人死了活该,但真听到赵琛活生生撞死的消息,还是觉得胆战心惊,也对此难以理解。赵琛这样的人纵然被告御状,难道不该千方百计狡辩脱罪吗?又怎么会自尽呢?
萧窈在短暂惊讶后,神色冷下来:“为了拖我下水,倒真是下血本。”
六安喘了口气,忧心道:“太子殿下遣人传话,说是风口浪尖,您暂且避避风头也好。”
事实上,赵琛临终所言远比“结党营私”更难听,几乎是戳着萧窈的脊梁骨在骂。萧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