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章(1 / 5)
每逢年节,各姓士族格外繁忙。
总有赴不完的筵席,看不完的热闹,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只是今年别有不同。
年后没几日,谢氏长公子过身。哪怕谢氏上下想尽办法,延请名医,不知废了多少价值千金的珍贵药物,也依旧没能留住谢晗的性命。
正月里张灯结彩的喜庆装饰悉
数撤去,触目所及尽皆缟素。
萧窈与谢晗从无往来,但因长公主与谢氏的交情,随她来此上了柱香,全了礼数。
今回不曾见到谢夫人。
说是哀毁过度,自长子亡故那日,便一病不起,这才不曾露面。
湿冷的空气中弥漫着香火与纸灰的气息。萧窈抬手蹭了蹭鼻尖,看向门外待客的谢昭,只见他身着粗麻孝服,正敛容同前来吊唁的宾客们说着些什么。
宾客们待他的态度有微妙的不同,并不明显,萧窈却还是立时回过味来。
从前谢昭只是个闲散公子,众人会称赞他的琴技、才学,却也仅限于此。可从今往后,无谢晗的压制与排挤,他便是谢氏这一代中的佼佼者,前途无限。
众人对此心照不宣。
嘴上不提,言谈举止却已经先一步显露出来。
但萧窈心中也明白,此事并没那么容易。谢氏族中少不了暗流涌动,只怕还是得过几年,才能彻底尘埃落定。
同样暗流涌动的,还有王氏。
元日朝会后,赐宴百官。重光帝与王公谈笑间提及镇守湘州的王俭,大为称赞,待筵席散去之际,又笑道:“而今京都宿卫军很不成样子。晏游到底年轻,难以独当一面,还是须得资历深厚之人,才能练好兵,令朕安心。”
王公觉出不对,正欲代为推辞,重光帝却已令侍中拟旨,召王俭归京。
“圣上此举何意?”王老夫人虽也想念这个常年驻守在外的小儿子,却并不至于为此昏了头,神色凝重道,“当真是想俭儿来整治宿卫军?”
王公对自己弟弟的斤两有数,心下冷笑了声,只道:“而今管着宿卫军的小晏统领,是个有本事的,吸纳流民、严整军纪,较之先前已大有起色。”
“既如此,令叔父回来接手京畿兵马,岂不正好?”王滢不大自在地拂过额角刻意剪出的碎发,插嘴道,“我随长姐去荆州就是。”
王公瞥她一眼,叹了口气。
“你阿父并非为此烦忧。”王老夫人扯了扯唇角,虽疼爱这个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