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为家族言华从婚事,卖田地夫人备嫁妆(6 / 7)
好。”
一旁伺候笔墨的王嬷嬷说道:“不如您口述书信,要如意代笔写字吧,她这几年把您抄写的《金刚经》当字帖,一笔小楷已经有所成,模仿的有七分相似。”
老祖宗就派了花椒把如意叫到松鹤堂。
王嬷嬷把老祖宗揉成团的半封书信摊开了,要如意照着抄写,“你不用着急,回想《金刚经》上的笔迹,慢慢的写。”
如意已经练字两年,舍不得花钱买字帖——宁可买话本小说看,有且只有老祖宗抄写的《金刚经》当字帖,模仿的字迹当然相似了,王嬷嬷说的七分相似太谦虚了,至少有八分相似吧!
老祖宗看了如意抄写的书信,连连点头,“不错,真不错,就像我亲笔写的似的。我记得你以前写的账本,就像蚯蚓似的蠕动,看到我眼睛都疼,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来着?”
老祖宗记性不好,王嬷嬷接话道:“那是五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如意刚刚进颐园当差,我要她做了个吉庆街拆迁的账本,那时候她才十二岁,没有正经读过书,只稍微认得几个字,能写成那样已经不错了。”
如意到底是自己人,王嬷嬷能夸就夸。
见字如面,老祖宗爱面子,否则也不会花那么多功夫去练字,无奈年纪大了手发抖,写出来的不复从前,现在如意模仿她的笔迹惟妙惟肖,老祖宗就跟王嬷嬷说道:
“把你的如意借来一用,以后我的书信就专门找她吧,我说她写,免得一笔丑字,被人瞧出我已经老的不中用了。”
王嬷嬷忙道:“什么借不借的,她就是咱们颐园的丫头。”
于是,老祖宗给王家兄妹关于帮张言华置办江南田产、地产的事情都是如意代笔而成。
如意心道:我其实和王延林通信两年,来往书信至少二十封,这一回我给老祖宗代笔,看她能不能瞧得出来!哈哈!
信写好了,接下来就是派一个妥当的人去江南买田置地。
选谁呢?周夫人是个糊涂人,但在亲生女儿的利益上不含糊,晓得自己人都是些庸人,五万多银子交出去不放心。
周夫人就挑中了大管家来禄的亲生儿子,来春。
来春常年跟着父亲做事,见多识广,是个靠谱的,且是家生子,知根知底,没有不放心的。
来春拿着五万两银票、老祖宗的两封“亲笔信”,还带了几个看门护院的家丁一起下了江南,往苏州去了。
来春买船下江南不久,来禄家里就传来了大喜讯:腊梅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