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吉祥如意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四泉巷飞出芝麻官,谢恩人布衣归里巷

第一百二十四章 四泉巷飞出芝麻官,谢恩人布衣归里巷(1 / 6)

昔日张家看门小厮当了官的事情立刻传遍了东西两府。

四泉巷,鹅姐的家几乎被踏平了门槛,都是来恭贺吉祥当了七品武官的事情,还问鹅姐什么时候大摆升官宴,他们一定来随礼吃席云云。

鹅姐和鹅姐夫是赚了一万两银子都不声张的狠人,闷声发大财,如今儿子当了官,越发谨慎了,不敢太招摇,很谦虚的说道:

“当了个七品芝麻官而已,不打算大张旗鼓的摆酒席,免得孩子得了意,心飘起来了,以为自己多了不起,忘记了精忠报国的本分。来,喝茶,吃些点心,这都是如意娘的手艺,很好吃的。”

东府那边赵铁柱家里,听说鹅姐家里不摆酒席、不大肆庆祝,心想人家当了总旗都不摆酒,我家一个小旗摆什么?于是他们家也不摆了,就请恭贺的人们喝杯茶,吃些点心就散了。

老祖宗听说了这两家的表现,很是佩服,私底下跟来寿家的说道:“虽说都是家奴,但见识一点都不短,还能沉住气,难怪能够养出这么有出息的儿子来。”

“我六个孙子,大孙子是靠恩荫和夏皇后的关系赐的三品官,二孙子也是靠恩荫得的国子监监生,其余四个目前都还是白身,同样十六七岁的年龄,人家吉祥赵铁柱靠着自己的本事,就已经是官身了。”

来寿家的很羡慕,她孙子官哥儿虽然出生之后就脱了奴籍,但是若要参加科举考试,走文官这条路的话,需要三代之内都不是奴籍,所以官哥儿的身份是无法参加科举考试的,需要三代人才能“洗白”——也就是说官哥儿的重孙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走文官这条路。

家里读书的氛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多年的积累,就像张家,以前是沧州百年的书香门第,靠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才能偶尔出那么几个高中的佼佼者,绝大部分族人一辈子都读不出什么名堂来,但是照样得读一辈子书,传承都不能丢。

因为,一个家族每一代人只需有一个幸运儿当了官,就能拉拔、庇护着整个家族继续向上,保证家族的门第,不会走向衰落。

一旦不读书,断了传承,家族无人做官,丰厚的族产就成了大肥肉,外人都想来咬一口,家族就很快败亡了。

所以,张家虽然现在变成了外戚,但是张家族学一直没有丢下,依然免费对张家子弟们敞开大门。

来寿家的反正有钱,打算用三代人读书来走科举仕途,未来成为书香门第。

武官对身份的要求就没有这么严格了。只要立下大功,出身并不重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