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羊肉刀削(1 / 7)
吃过那一顿荠菜春卷, 谢祁腹中饱暖妥帖,竟连夜里都睡得好,一夜黑甜无梦。
隔日一早, 他竟是被外头下得愈发紧的雨声才吵醒的。他支起窗子一瞧, 雨势颇大,檐声淅沥不绝,他的两个书童:砚书与秋毫,及其他僮仆一块儿坐在廊下看雨,相互伸出手去接雨水, 你泼我,我泼你, 玩闹不休。
他便这样隔着半开的耕读镂雕支摘窗,静静看了会儿嬉笑的僮仆与雨。
这雨下到午后还没停, 四下皆是湿漉漉,风也凉了起来。谢祁读了半日的书,又练了数十张大字,顺手将博士们留下的诗文、策论皆做完了, 望着这无休无止的雨,竟十分无所事事起来了。
他披上一件白绫衫子信步走到廊下,举目望去。
远处, 母亲已命仆人将芦棚四周围上雨布,又烧了好大一锅姜丝蜜茶,供那坐在芦棚里念经的和尚吃用, 经声隔着雨声, 檀香沾了凡尘,竟显般缥缈而有仙气了起来。
近处,他院子里专司洒扫的粗使仆从们, 也披上了蓑衣斗笠,换了木屐,正手持长长的竹钩,一下一下,努力清扫那被落叶堵塞而满溢出来的廊下雨渠。
谢祁拢了拢衣襟,忽而想起了沈娘子。
昨儿她跟着门子出去时,谢祁便站在石亭里,默默地目送她远去。等出了谢家的门,她那削瘦的肩头便要挑起扁担,身后还跟着她两个弟妹,他们便要这般全凭借双腿,一路走回金梁桥。
今儿又下了雨,来路泥泞,只怕更难走了。
谢氏几乎历代都出大儒,是文风极为鼎盛的家族,甚至还留有魏晋遗风,喜好清谈与佛事。谢祁十岁上下便跟着谢家几个学痴叔父外出,去游历天下风光;去学天下的学问;去悟世上的道理。因此他年纪不大,却见过不少人世间的疾苦,既没有那些士族子弟高高在上、不辨五谷的毛病。也更比别旁人能体谅那种为一餐一饭而奔波的辛劳。
虽说因他自小霉运缠身,极容易将好好的旅途变成亡命天涯的生死历险,每一回出远门都为谢家几个叔父平添了许多意料不到的考验与坎坷。但谢祁身上也有母亲郗氏的豁达乐观,寻常人家的母亲若是知晓小儿屡经艰险,只怕早已拘着不许出门了。
唯独母亲郗氏坐在烛火下缝制衣物,低头笑道:“九哥儿别怕,你虽然回回都逢凶,但不也回回都化吉了?这些奇险旁人一辈子也不会有,独独你有呢。何况,人生哪有十全人呐?憾事八-九才是寻常。人生在世,自然人人都期望事事顺意,但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