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救了又没救(4 / 5)
张良听到老师痛哭流涕的事,心情居然没有跟着一同难过。
他关注点歪了。涕泗横流他知道是什么,稀里哗啦是什么?
张良努力思考,猜出了“稀里哗啦”大概是描述老师哭泣时如同流水般的声音。
太子政有时候的用词真的很奇怪。
“虽你远远不如我,但你能在十三岁孤身潜入楚王宫,说动已经不管政事的楚王出兵救韩,比这个世间大部分庸碌稍强些。”嬴小政道。
张良面色古怪:“难得太子夸赞我一句。”
嬴小政没说话。对于优秀的人,他不吝啬夸赞。
何况他早就夸过张良了。
张良投秦,嬴小政挺高兴。
他的骄傲让他不会走上任何人的道路,无论是舅父的道路,还是梦中大嬴政的道路。
这是梦境中大嬴政未见过的贤才,所以嬴小政很重视。
当然,他不是不重视李斯、韩非、蒙家兄弟等在梦境中见过的贤才。只是“未知”比“已知”更有趣。
当小成蟜做好今日的测试题,只得了六十多分无缘特制炸鸡块,正破口大骂“我讨厌数学”的时候,韩非终于整理好了仪容,在李斯的陪伴下,前来见张良。
朱襄准备好了拜师礼,张良正式拜入韩非门下。
拜完师后,韩非想勉励几句,话未说完,又失声痛哭。
张良忍了许久,最终还是悲从心来,与老师相对垂泪。
李斯拍着韩非的肩膀安抚友人,朱襄和嬴小政悄悄离开,并拽走了小成蟜。
“让他们哭一会儿吧。说不定他们哭的时候,韩国已经被灭了。”
“舅父,你比我还恶毒。”
“啊?政儿?怎么会有人说自己恶毒!舅父不允许你侮辱自己!”
……
朱襄没猜错,就在张良向韩非拜师前后,韩王投降了。
曾经的韩国左边是魏国,右边是赵国,下面挨着楚国,面积和魏国、赵国差不多大。
现在的韩国国土缩小到一郡之地,左边秦国虎视眈眈,上面压着魏国,下面挨着楚国。若不是魏国和楚国相助,巴掌大的韩国早就被灭了。
为了守望相助,共同抵御秦国,楚国的陈都、魏国的大梁、韩国的新郑挨得很紧,都靠近楚国、韩国、魏国三国共同的三叉国境交汇线上。
张良请出楚国援兵,楚将只一旬便到达新郑。
楚王没有派出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