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看历史:《戏说夏史》(后人系列)(2 / 5)
一切成功的起点,在于“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同理,名分有了,你就获得了入场券,而不是逃票进场。
这个名份就是一个职位:尚宝女官。
相信在此之前,从没有人看重过这个岗位,但历史告诉我们,有个正经的名头很重要,比如造反前期,一个被朝廷定义的叛军和被朝廷认可的义军,待遇是截然不同的。
程丹若如果没有尚宝的职位,就衹能通过太后干政,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了,人家随随便便就能把我干掉。
但人生的际遇就是说不准,我也不知道祝棫是怎么想的,居然这么给了。
——让我仔细为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岗位。
开国初期,太祖效仿唐朝设立了女官制度,但他比较小气,女官的编制都给得很低,最高的尚宫才五品,而司宝女官则是尚服局下的一个分部门。
尚服局是管衣服首饰的,司宝女官也衹是单纯地保管印玺。世宗朝时,不知道什么缘故,增设尚宝女官,擢升为四品。
这时候,尚宝女官的职能就和一十四监中的尚宝监重合了。但女官和宦官都是皇帝的家仆,当时并没有人在意,直到祝棫临死令程丹若代掌宝玺。
好了,她身上兼并了尚宝卿的职责。
要知道,按照古代的流程,宝玺的使用有三道关卡:女官保管印玺,尚宝监取还印玺,尚宝卿使用印玺。
设立这样的分工,就是为了防止滥用,互相制衡。
但世宗末年情况特殊,祝棫的亲妈病了,田太后的身体也很不好,无力垂帘,妃嫔里估计也没什么能托付的人。
祝棫没有办法,就灵活变通了一下,合并了这三项岗位的职能,间接让程丹若获得了干政的权力。
她终于能够名正言顺地加入到政治中,而这个起点,其实也注定了她的终点。
这是一条为臣之路,而不是为君之道。
但在古代,混官场不是件容易的事。
程丹若得到尚宝之位,就好像读书人中了进士,前半生的努力到此为止,后面的路从头开始。
看看庆天元年的组态。
杨峤五十出头,年富力强,曹纲六十,三十年资历,薛聪六十差一点,谢威五十五,冯源也差不多。
这班底正处于能打又能熬的岁数,人均老资历,想出头谈何容易?
程丹若大概也知道这一点。
她花了很多年为自己布局。
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