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新篇章(3 / 5)
请出“皇帝之宝”,敲章通过。
这是从她手上通过的第八份档案,截至目前,驳回的数量为……零。
——实在是没什么好驳回的。
杨首辅等人一直提防她,好像怕她藉机彰视讯记忆体在感,可天地良心,程丹若对这些事毫无兴趣。
内阁不嫌麻烦的话,他们可以每年换一个年号,或是给祝棫一百字的谥号。
再者,就算她有什么想法,不会让谢玄英说吗?真以为他每天回家,吃饭洗澡睡觉交公粮外,夫妻俩就没有别的事了?
程丹若一点都没打算为难谁。
事实上,她近三年都不准备搞大动静。
不是韬光养晦,也不是怕了谁,纯粹是“与民休息”,不改革、不加税、不征发额外的徭役,让百姓自顾自活命。
虽然这样看似消极,但其实非常有必要。
因为国家经不起折腾。
小皇帝太小,不夸张地说,还没有真正立住,任何一场疾病都可能让他死掉,改革这种需要帝王鼎力支援的事,绝对不适合现在干。
眼下最合适的政策,就是能不干就不干,别扰民、别做事、别打仗,让国家机器按照从前的步调,遵循惯性往前走。
上头的人不折腾,贪官污吏循旧例,百姓们的日子固然苦,却能够活下去。
当然,朝廷层面什么都不做,不代表她自己不能做。
放归宫人就是其一。
夏朝的宫人自进宫后,如果不是格外开恩,衹能孤老宫中,这无疑是相当残忍的事情。
允许年纪大的宫女归乡,不仅能节省宫中开支,也能解决她们的人生大事。毕竟在古代,大部分人渴望家庭和后代,有儿女养老送终。
路费的问题,洪尚宫会解决。
程丹若思考的是,能不能给她们安身立命的机会。
出宫的宫人年纪不一,年青的好说,回家自然有父母许配人家,过普通女人的一生,年老的却很难再嫁,劳动能力也下降了。
女人失去生育和劳动能力后,在古代的地位肯定一落千丈。
父母故去,兄弟难道肯养着白吃饭的姐妹吗?子侄难道会善待这些从未见过的长辈亲人?
她们必须有收入,才能安享晚年。
她想到了毛衣。
宫人几乎人人会织毛衣,就好像她们全都会绣帕子荷包,属于必备技能。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她们送到毛衣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