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有分歧(3 / 5)
。
此地同样没有留下武器和粮食,但有一些风干的野味,便给众人加了餐。
同样收敛尸身,焚烧掩埋,同样吸引了流窜在林间的残兵。
第三天,谢玄英没有再浪费时间,点齐人数,预备去往清平。
--
田北撬开了那几个窥视驿站的苗人的嘴巴。
叛乱的苗人已经留意到了谢玄英一行人,派人通知了一个小苗寨,希望他们能阻拦朝廷的官员。
然而,小苗寨人少力微,只敢推下石头阻断道路,并不敢真正和朝廷作对,在比较过双方的人马后,压根没敢在露面。
时间紧迫,叛乱的苗寨不敢和朝廷的军队正面交锋,他们打算加快速度,今天就打进清平县,绑了知县和其他官儿,逼他们免去自家十年,不,三十年的赋税和徭役,并且把以前属于他们的田,全部都还回来!
这就麻烦了。
赋税是朝廷定的,免不免可不归知县管,徭役亦然,如今正准备打仗,朝廷肯定会征调民夫,而维持驿道的运转,同样少不了百姓的劳苦工作。
给知县一百个胆子,他也不可能下达这样的命令。
然而,深居简出的苗人并不知道这一点。
知县拒绝,必然会触怒他们,清平县的普通百姓,恐怕也难逃劫掠。
这就是古代起义常见的两面性了。
反抗压迫是正义的,可面对无辜百姓时,他们又成为了施暴者。
程丹若打发人去县城附近,希望能把这个消息传递给谢玄英。然而,斥候查探后回报,没看见谢玄英队伍的踪迹。
——今天才是第二天,谢玄英正在水田堡附近收拢残兵呢。
但俘虏声称,他们迟迟不归,大部队必然知晓朝廷的人已经到来,最迟今晚就会发动袭击。
“夫人,请示下。”田北请示下一步动作。
“三郎不在附近,必然有原因,我们试着拖延两日吧。”程丹若思忖道,“找两个机灵的,去给苗人送信,说想和他们谈一谈。”
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说,谢御史听闻了他们的冤屈,愿意听一听他们的诉讼。”
田北吃惊:“可公子不是……”他的视线落在程丹若脸上,后知后觉,“夫人的意思是……”
程丹若微微一笑:“有何不可?反正他们没见过三郎。”
这也是个办法,但田北作为下属,还是要劝一句:“夫人,这太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