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母子间(4 / 6)
氏揉揉额角,又看了一眼信中的内容,不得不给儿子收拾烂摊子。
“把我的妆台打开,挑几件时新的首饰出来。”
程氏随三郎在大同没少吃苦,须安抚一二,但愿她如三郎所说,是个大方不爱计较的性子吧。
兄弟之间,可不能为了这个起嫌隙。
谢玄英把谢其蔚打了一顿,心情却也没好多少。
一连数日,他都没有兴趣外出,反而在东花厅陪程丹若。
程丹若知道,他想在她身上获取一些安慰,也不赶他,自顾自编写诗歌。
随着毛衣事业的发展,毛衣的编织手法越来越多,长宝暖那边找人画了最新的《毛衣图》,询问她的意见。
他们画的当然没问她,可程丹若想夹带私货,在《毛衣图》里加点文字,让女孩子们以学技艺之名,进行扫盲教育。
所以,她扣下了图纸,准备自己编点什么当教材。
“织衣须用针,针从何处来?
“铁磨绣花针,毛衣是竹木。
“竹直而空心,品德真高洁。
“毛衣穿在身,如松拒风雪。”
她绞尽脑汁,深切地感受到了编写教材的痛苦。
“写得真好。”谢玄英拿着她的稿纸,由衷赞叹,“朗朗上口,又富含道理。我看,这就叫《毛衣歌诀》吧。”
“也行。”程丹若写完总篇,开始根据不同的花纹编内容。
比如莲花纹的,就讲一讲莲出淤泥而不染,瓶子的就说平安如意的吉祥话,总之就是根据纹样的涵义,编一点简单的话,尽量用不同的字,最好把通用字全部都塞进去。
她一直忙碌,谢玄英却是一年最闲,靠在炕头翻书。
无聊了,就找话聊天。
“信应该已经送到京城了。”他起话头。
程丹若:“是啊。”
谢玄英道:“母亲一定很生气。”
程丹若:“唉,我们也让母亲为难了。”
他:“四弟这样,着实让母亲伤怀。”
她:“亲生母子没有隔夜仇,别太担心了。”
他叹口气,道:“别的我也不说了,道理就在心中,悟不到就是悟不到,但身为人子,总不能让母亲伤心。”
程丹若抬首看看他,没什么好办法:“过两天就是你生辰,置桌酒席,你们好好说会儿话?”
谢玄英一时犹疑,生辰这样的日子,他更想和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