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历史 >我妻薄情 > 第243章 溯其源

第243章 溯其源(3 / 5)

五日,各地百姓将遗留的蝗虫捕获得七七八八,就该进行下一项工作了。

所谓“秋耕熟地,春烧荒坡”,这是对付蝗虫最为要紧的两件事。

如今是秋季,就要再大规模地翻一次地。

按照钱师爷的说法,这是要除蝗蝻的遗种,借秋天阳气入地,将其暴晒而死。

程丹若特地去围观了这件事。

和鞑靼互市两年,大同不缺牛羊,就令它们身上绑着耕犁,百姓一声鞭响,它们就撒蹄狂奔,将收割过的土地重新翻了起来。

她蹲在地里,拿花锄扒半天,拣出些许和土色相近的长条物,问当地老农:“这是吗?”

“对,这是蝗子,晒一晒就死了。”老农狠狠地踩上去,重重碾几下。

程丹若本想说,蝗虫卵的经济价值也挺高,但转念一想,这地里密密麻麻的,挑也挑不过来,还是算了,留在地里施肥也不错。

这样的翻耕,又持续十来日。

等到做完,就该赈灾了。

谢玄英派护卫骑马前往底下各县,确认遭灾的田亩数量,假如有孤寡之家,登记名册,定点赈灾。

这么做虽然费人费力,但省钱。

别忘了,今年可是有考成法,大同这边受灾轻,朝廷几乎不可能减免赋税。而河南山东那边遭灾,粮食产量下降,是灾年,损失可谓惨重。

谢玄英不想要灾款,反倒希望大同这边能多上缴点粮食,以便朝廷调度。

但程丹若说:“算了吧,我们粮食交上去,不知道落进谁的口袋,赋税差不多就行了。剩下的先在粮库放一放,万一明年年景不好,还能借给百姓。”

谢玄英尚且犹豫:“大夏何止大同一地?”

“我们只能管大同一地。”程丹若说,“什么时候你当了户部尚书,再来考虑这个吧。”

毛巡抚的前科在那里,谢玄英也没那么信朝廷大人们的节操,遗憾了片刻,还是答应了。

但他道:“今年红薯收成不错,我要写奏疏给陛下,建议广栽良种。豌豆不过豆类,不如红薯果腹。”

“这是应该的。”

元朝时,人们就知道挑选农作物抵御蝗虫了,比如芋头、桑、豌豆,都是蝗虫不喜欢的植物,广为种植,可有效降低损失。

可这哪有红薯好啊!

红薯和土豆,那是淀粉,是粮食。

程丹若又说:“假如你要写奏疏,最好能把我之前说的先弄明白,这样更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