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殷勤(4 / 5)
官宦女眷应酬的经验,遇到这话就只有拿眼睛看女儿,渠姑娘微微一笑,亲自为善桐倒了一杯酒,轻声细语,“您尝尝……这贵地的西凤酒,俞先生说,这水土不服,还多喝家乡水好。”
善桐入口一尝,果然醇香芬芳,最最正宗、最最上等的柳林西凤酒。一时对渠家财力又有所认识,她也就不再追问,只推荐桂太太,“婶婶也多喝几口,这还真用我们老家水酿的。我祖母顿顿都喝一小钟这个酒,我一尝就知道,正宗。”
桂太太也很识趣,一反平日里千杯不醉的作风,喝了几杯西凤酒,就嚷着上头要去歇着了。渠姑娘于单独陪着善桐用餐,又举起筷子荐了几道菜,都陕西名菜,口味用料也极为正宗,善桐倒真吃得适意,又开了个话口子给渠姑娘,笑道,“真太过盛情了,简直令人惶恐,本萍水相逢,可您们的招待却像对世交亲友一样体贴呢。”
“说来虽然从前没有来往。”渠姑娘就弯起眼睛微微地笑了,容长脸面上忽然露出少许小狐狸一样的狡黠。“但也不没有亲戚,少奶奶的舅爷王大人,和我们渠家近来就有一定的交情。您在山西受难,我们哪能袖手旁观?没有这个道理的,自然要悉心招待。免得王大人知道您受苦了,反而更心疼不?听长辈们说,王大人常常谈起您:说几个外甥女里,一向就最看重您呢。”
善桐眼睛一眯,顿时想到了舅舅欠自己那名义上的四万两银子。她一下就明白过来了:达家倒台,晋商失去支柱,这些年来可能心惊肉跳亟欲广结善缘……若如此,会对自己格外曲意奉承,也就不没有道理了。大舅舅的经济她也清楚的,正需要一个靠山。比起还给自己爹娘,当然更急于还给自己这个小辈,恐怕也因为这四万两银子,让渠家窥破了他欠自己的这份人情。
这样想来,大舅舅在跟前恐怕也比较当红,纵还没有起来,说不定也已经让晋商们看到希望。不过这希望有这么大吗?做生意的人惯使钱钞上下打点,周济贿赂天子近臣也不什么稀奇事。可双方总还要保持一定的体面,渠家这份用心,却体贴入微得几乎有些卑躬屈膝了。
纵还有些不解,但知道渠家用意,善桐反而安下心来。因笑道,“到京城见了舅舅,一定请他转致谢意。”
其实渠姑娘要听的无非也就这句话,她也知道渠姑娘想听才这样说——两人眼神一对,渠姑娘又笑眯了眼,很显然,她也看出来善桐看出来了。
两人有了默契,便不再提这件事,而谈些家下琐事,毕竟都姑娘,年纪也相当,话题也还有的。其实善桐很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