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尊敬(3 / 5)
那么正确,不再像金镯子一样,就是火炼都炼不出一点杂质来。固然她不喜欢大伯母和二姐的正经,但却也不能否认,她们是跟着大伯在安徽过着穷日子的。在那个盐商遍地富可敌国的安徽省,大伯守着个杨青天的名声过着清贫的日子——她理解父亲,也并未因此失却了对父亲的一丝尊敬,但的的确确,现在善桐已经明白了大伯的不易,她懂得了海瑞这种人的这份不易,是值得尊敬、值得向往的。
可扪心自问,善桐又觉得自己其实也颇为矫情:如果她和大伯母易地而处,她能不能守得住这份清贫,小姑娘自己都不知道了。再说进一步,是否要因为尊敬这份坚持,便放弃在将来的分家一事上,预先为二房争取利益,善桐也都还未能下定决心。毕竟憧憬远在天边,而缺钱带来的落魄,却是实实在在,近在眼前的。
回了自己的院子,她就派六州送了两罐老天成的羊油膏过去,“都是姐妹,就说不必还了,二姐姐要是用得还好,就给我做个荷包吧。还有这两身衣服,我穿着显得脸色不好,都没过过水的,二姐姐先对付着穿两天,等秋天里裁缝来了,做了新衣裳再还我。”
善桃落落大方,第二天就穿了善桐给的衣服,陪大太太去同宗房吃酒,脸上起的小皮屑没几天也消了下去。王氏过了几天,给了善桐一瓶西洋花露水并一根金玉鱼宝簪,“你大伯母说多谢你体贴你二姐呢。”
她没大当一回事,可善桐是留了心的,再看大太太时,便留心到她手上一个玉镯没了踪影。善桐心底不免恻然,和母亲谈起来,“大伯一家清廉,家底是真的薄了几分。眼看大伯母手里掌了家务,还没有多少活泛银子,日子过得还是那么清苦。”
王氏就没有女儿这么心热了,“他们一家清廉高洁,是他们的事,别管着别人怎么过日子就行了。你大伯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人家小四房和我们只有情没有怨的,也要嫌弃一番……到头来还不是要借小四房的势往上爬?这世上真能一清到底的又有几个呢……只别和你四婶一样做得太过露,大家心照不宣也就行了。”
善桐第一次觉得母亲的话带了刺耳,她没有接腔,闷了一会才问,“四婶又怎么着了?这几天倒是看她没什么精神,也不知怎么回事。”
“是你祖母不准她往小四房跑了,心疼那些输出去的私房钱呗。”王氏不紧不慢地道,“也的确是下了血本的,听她院子里丫鬟的口风,这几个月来,她输出去二百两不止。”
二百两而已……善桐一阵不以为然,旋即又想到四婶陪嫁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