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初见(3 / 6)
家更不必多说。至于张家,倒要更东一些,虽然也算是关陇世家,但这些年来最出名的反而是那个名满天下的张唯亭。自己丈夫走的又不是文人领袖路子,倒是可惜了大哥没有女儿,要不然,现成就是鼓吹的好帮手……
王氏的心事,就一直重到了第二天上路去桂家。
天气炎热,车内实在是闷热难当,众位女眷们乘的都是街头巷尾雇来的小竹轿。一溜四乘轿子出了王府所在的街坊,又往南走了约一射之地,便可见到一条小巷内,诸官署匾额次第悬挂,轿子从巷中穿行而出,又走了不过一炷香时分,众人头顶一黑,已是又拐进了一条夹道。善桐心中好奇难当,见这夹道并不宽敞,恐怕轿边没有外人跟随,便微微掀起轿帘探看时,却只见两边已经是一色的白墙,下头是平整圆润的青石板,隐约可见夹道终点一扇垂花门……原来这夹道竟是桂家二门内女眷们专门出入的一条甬道,方才眼前一暗,已是穿过了桂家大门。
按京城规矩,在大门前就有小厮换了轿夫,二门前便有婆子上前换下小厮们。只是西北毕竟不如京城讲究,这四顶轿子一路进到垂花门前才住了。众人次第下轿,倒也未曾刻意遮盖头脸:隔着墙头,还能隐约听见墙那边有弓马之声,并有女子隐隐娇喝声传来。善桐却只微微一偏头,便不动声色地跟在桂家人身后,随母亲、舅母、大姐一道,徐徐进了桂府后院。
毕竟是武将人家,这院子里竟没有多少花草,反而处处都是松柏,偶然还有几个侍卫自后院匆匆穿行出来,男女交通竟不大避讳。善榴是要出嫁的人,不免有些避嫌,早扭过头去,不和这些年轻外男做视线接触。善桐年纪尚小,反而更放得开些,陪在舅母身边目不斜视,随舅母一道又过了几扇门,进了正房内室,屋内却空荡荡的,一时不见人影。就是米氏都有了几分纳闷,刚同王氏交换了一个眼色,屋外已传来笑声,“贵客临门,倒是我来迟了,杨太太别和我计较!”
这是个高挑健美的妇人,尽管大儿子今年也有十七八岁了,但看着却仿佛才三十出头,虽说容色平常,但双颊嫣红,气色极佳,装束又甚利落,穿了一身窄袖袍子,看上去竟如同刚过门没多久的少奶奶一般,哪有当家主母那喜怒不形于色的威严。进得门来,人却是极热情的,和两位太太都见了礼,又笑道,“真是失礼了,家居无聊,这骑射又是一天不练就生的,索性每天早上起来演习演习,不想今日兴起,多射了一壶箭,倒险些怠慢了客人。”
这样的待客之道,也委实令人绝倒。王氏嘴角勾勒出一抹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