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自得(5 / 7)
,亲事也实在是不能再拖了……即使她不喜欢诸家,那也没得再挑。三妞为娘跑一趟,说一说我的意思,劝劝你姐姐。如她愿意,你再来和我说说,过了正月,等借粮的事办过了。娘就……娘就和老太太说去。”
毕竟是母亲,转眼间已经安排出了一个极妥当的行事方案。善桐自觉能在一切无法收拾之前救火,也颇有些不好外露的成就感。想到自己鼓起勇气试探诸大哥,又要为姐姐鼓劲,又要试探母亲,居然也都妥当地办了下来,把姐姐口中‘娘都打定了主意’,‘婚姻大事,咱们做小辈的没法多想’,似乎竟是无法承办的一桩事给办成了,小姑娘心底影影绰绰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事,说起来难比登天,真的办起来,其实也很简单。
见母亲颇有些愁眉,她转了转眼珠子,便大胆地道,“娘,祖母那边,老人家脾气执拗,你贸然去说,恐怕又要受气了——这件事,不如让我来办吧?”
王氏心头一动,看了小女儿一眼,颇有些不信,“你——你能行吗?”
善桐甜甜地笑了。
过了大年初三,老太太这边也就闲了下来。
年前热闹,那是因为族人们摸不清借粮一行人的底细,也摸不清他们的胃口,更拿不准族内众耆宿的意思。难免要攒头攒脑地四处打听,毕竟借出去的粮食也不会从地里凭空变出来,还不是得从自己的手心里往外挤?等事到临头了,大家反而不急了,该知道的也都知道清楚,该拿多少,心里也都有了底稿。真到这时候,也就用不着在上门陪着小五房这位脾气多少有些古怪的老太太喝茶聊天,云山雾罩地想要捉摸一点底细了。
就是老太太自己,往年多少也会出外走走,和老妯娌们说说话,今年也不出门了,就在屋里抽烟喝茶,吞云吐雾地运着气儿,和长孙善檀唠嗑。王氏等三个媳妇要来陪老人家说话,也都被老太太自己打发走了。
明年是乡试之年,善檀一心是要取个举人在身的,和老太太说了几句话,他便露出了神思不属的样子。老太太看在眼里,哪还不知道孙子的想头?只好打发他回自己院子里读书,自己又抽了一袋水烟,正在出神时,隔着窗子就见到善桐进了院子——正月里,小姑娘脸上却没有多少笑影子,一张俏丽的小脸板得紧紧的,一看就知道这是找祖母诉苦来的。
老太太见到善桐这样,心里不由得也是一紧:这孩子虽然娇贵,但素来懂事,很少摆脸色给人看,也不知道是谁这么大能耐,能把孩子气成这样……
她心里有了数,等善桐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