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私会(3 / 6)
住了!我们家前几年也是跟着平国公在外征战,得了些圣上的赏赐,不然光靠俸禄,日子是真过不下去!”萧太太很感慨,“都说是盛世、盛世,其实老百姓的日子是一点都不盛世,就是天子脚下,年年冬天都有饿死人的。”
“自打鲁王去了山东,那一带就也乱起来。”诸太太很感慨——她娘家是山东望族。“鲁王占了海田晒盐,倒是搞得渔民没办法度日……闹得也厉害,听说去年就有三四次起义。偏偏皇上只做不知道,这些年,也就是我们江南还算得上太平,萧太太您是来对了……”
“可不是?从太湖进苏州,这一路的湖光山色,我是看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八辈儿都没见过这么秀丽的景色,怪道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京城住久了能出来散散,真是福气!”
就互相说起了苏州有名的铺子,向萧太太传授苏州生活经验。
“做衣服不是找思巧裳,就是纤秀坊。”李太太活跃起来,“打首饰那肯定是宝庆银,家里排办宴席,得月楼的席面是上好的……”
萧太太就听得很入神。
操练水军,是男人们的事,萧太太是肯定要在苏州安家的。有了几个太太的指点,遇事就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女儿们不耐烦听几个太太长篇大套的闲篇子,五娘子领头,在答春风二楼摆了一桌茶点,又差人把窗扇都开了,要闻七里香那头传来的桂花味。
才一离了母亲们的眼睛,几个小姐就迫不及待地议论起了许凤佳。
“嗳哟哟,就只是那双眼,真真是把世上的少年公子都比下去了……”
李家几个娘子说得最起劲。
“我们家里最风流的四哥哥——今日不是也来了?和许公子一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就连诸家的几个小娘子都笑,“从前只知道银花案首的名头,今日才晓得原来武将的英姿,是读书人比不上的!”
这些小姑娘平时随着父母往来,彼此也都熟稔,言笑之间难免无忌,说起话来就大胆了一点。
五娘子很有几分疑惑,“真有那么好?我是没有看出来。”
就都笑五娘子,“连这都觉得不好,那也只有银花案首能让我们五姐满意了。”
五娘子红了脸,一个个啐过去,顿时又是满屋子的花枝乱颤,莺声燕语。
六娘子倒有了些好奇。
“刚才都没有看仔细,乍一看,和小时候还是一个模子……还是那么怕人!”就跟七娘子咬耳朵,“我瞧你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