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枯萎(2 / 7)
起小桂统领,都有几分天然的同情:惧内这名声,可不是好担的。唯独没出嫁的姑娘家,夫家没定,还有得一争,对这位少奶奶杨氏就很憧憬了。连文娘,因在家守孝,从未和她照过面的,竟都听说了桂少奶奶的名头……
真要这么说,何家的确是差了一点,何总督是个风流人,太太和两位嫡少爷在京城,任上的姨太太可就多了,还有那些个上了十位数的小庶少爷……以文娘的气性,看不上何芝生,也是人之常情。
“亲事就不说了。”蕙娘叹了口气,“就是家事,她也还差着火候呢。我说她,她是听不进去的——”
“哪里听不进去。”云母细声道。“其实姑娘心里最听您的话了。您前儿那么一说,她回来虽发了好久的脾气,可也还令我去托绿柱的人情……”
她小心地看了蕙娘一眼,蕙娘也明白过来了:文娘哪里是关心家里的变故呢,都要出嫁的人了,家里只要别反了天去,又有什么事和她有关系?她这是气消了,回来探自己的口风了呢。
“那你们就等风声过去了,再多问问绿柱怎么说的吧。”她慢慢地说。“这种事,没有我插口的道理。”
云母的眉头不禁蹙得更紧了:十三姑娘对花月山房,那是没得说了。能开口提点到十分,决不会只把话说到九分。听她意思,这件事即使以她的身份,也只能说到这个地步……
偏偏妹不似姐,十四姑娘只学会了姐姐的倔劲儿,一点都没有学会姐姐的缜密。她对权神医……
云母叹了口气:总而言之,以自己姑娘的性子,和姐姐和好,那是迟早的事,可在亲事上,她再不会亲自出口探问了。就连派黄玉过来,都是自己借府中事变的机会,巧言令色,才哄得她勉勉强强似乎默可。黄玉无功而返,自己要过来,那还得偷偷地来,此番回去,少不得要捱上几句硬话了……
她还要再设法套套口风时,谢罗已经来人了。是令十三姑娘过去说话的——云母自然也只能退出了自雨堂,往花月山房回去。
可才走了一段路,刚过了自雨堂外的小石桥,云母的脚步不禁一顿,她吃惊地望着十余个健仆神色匆匆地往园内深处过去——带队的那婆子,竟连她都没认出来,似乎根本就不是后院里有脸面的仆役……
她一下就又把自雨堂抛到了脑后,忙忙地碎步上了假山,寻了个高处,在一块山石后眺望了许久,这才一路小跑,回了花月山房。
时过七夕,花月山房的花儿倒是谢得差不多了,只有院子天棚底下有几盆应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