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进化(4 / 5)
始。”
“我 这算什么,也就是这些年有闲空,多看了看书而已。”徐循笑着叹了一口气,“真要说渊博,那还是皇后娘娘,她从小就学,这个教学是我们比不了的。我们也就是 入宫之前那一两年的时间,宫里来人教了一些罢了,在家时,认过字,混着上上学,读几声论语,也就算是有学问的了。”
见吴婕妤沉默不语,方才醒起她入宫时情况混乱了点,文化课估计是没人来上的,便又道,“就是现在,也常请女学的先生过来给我上课的,活到老学到老,这话可不能说假了。”
“娘娘贤德。”吴婕妤赶忙见缝插针。
“你要愿学,只管和我说,我自然也给你请先生。”徐循笑着说了一句,见吴婕妤神色,便知她回答,又道,“若觉得太麻烦,日常自己多看看书,也是一样的。”
吴婕妤哪有兴趣继续沉沦墨海,她一天忙着奉承徐循还忙不过来呢,闻言忙笑道,“原来娘娘如此重视这女子闺学,我说呢,您给点点请个开蒙的先生而已,都这么上心——也是您尊师重道,宫里的先生多了,也就是您这么当真。”
这也是徐循的得意之举,自从她被立为皇贵妃以来,因不管宫,平时除了度日以外,很少向任何人开口要求特权。不过女儿的教育足以让她破例了,她亲自和皇帝说情,钦点了女学这几年挖掘过来最有见识、学问最好的女先生,做了点点的授业恩师。
有 了老师,学会读书写字,人就不一样了,才是几个月的功夫,点点的思维明显更敏捷了些,遇事也知道问其所以然了,这都是徐先生等乡间塾师、规模教育所不能带 来的好处。名师就是对朽木都有点作用的——在点点开蒙之前,徐循真的无比担心她就是一段脾气执拗的朽木,如今结果这么好,自然是一提到就开心。
“这位朱先生是地方上有名的才女,守贞几十年,惟日翻阅经史。在老家已经教出了不少女学生,其中亦不乏才女,”徐循道,“我等才学,在她跟前就如同三岁小儿,自然是要多敬畏几分的。”
她 还有句话没说:国朝的藩王,一般都教育得七零八落的,皇帝的两个在朝的弟弟文化水平都不高,就是因为小时候没好好教。不像是太子,五岁开蒙,十岁出阁读 书,一直到登基之前都要不断上课。给诸王读书的书堂开学一点都不规律,而且管束也松——总之就是没人把藩王教育太当回事,多数都教点风花雪月的东西。
徐 循对壮儿虽然没什么期许,但却也觉得人生一回,又是个序齿蛮高的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