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奋斗(2 / 5)
能入京奏对。如此一来,很多事都不方便,首先,大先生里就没有宋学一脉了,这一点对于我来说,确实极 为不利啊……”
虽然姜相公也不至于就对他吹毛求疵,对陈琋大事吹捧,但行事、评论中若有若无的偏颇,陈珚还是感受得很清楚的。这就像是两人赛龙舟,仲裁的一方摆明了偏心眼,这一方行舟也就跟着磕磕绊绊,最后摘取头筹的几率,自然是小了许多。
而且,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政事堂的几位相公,几乎都是姜相公的翻版,只差别在手段高低而已。陈珚自从去年冬天开始上课以后,每日回到燕楼几乎都是精疲力尽,若非他的堂伯母兼阿姨为他把燕楼上上下下的宫人都换了一遍,就连在燕楼内,他都很难能安心休息。
官 家还是想用南党,想用南学,宋学对保甲法的支持,并不能为宋先生或者小王龙图换来入京的诏令,虽然开国至今,天下已经升平了一百多年,但军事上的积弱,却 使得国朝财政,一直是左支右绌,从来就没有宽裕过。为了强军,官家需要钱财,而南党的种种新政手段,立竿见影就能为朝廷节省巨额钱财,再带来新的财源。现 在的政事堂中,除了陈参政以外,就再没有北党的人了,而陈参政根本没有捞到给陈珚、陈琋上课的机会,官家的倾向,可见一斑。
陈珚 也不是不了解姨丈的心思,在这方面,即使是亲父子也难免有意见分歧,贤明太子去世前,官家握着他的手泣不成声的场面仿佛还在眼前,可官家却好像已经忘了当 时对贤明太子的允诺,自从那天以后,从来也没有提起让宋先生上京的话头。反而是为陈琋、陈珚安排了全数由南党赤帜组成的政事堂教授团,他对陈珚的期望,也 就可想而知了。——如果不是因为对他有期望,大可直接宣布让陈琋入继东宫,横竖这一位父子可都是南党的支持者,陈琋更是自小就接受南党名宿的教育,在政治 上,是纯粹得不能再纯粹的南派。又还要让他陈珚来陪读做什么?
官家的心思很明显,希望他能放弃宋学,回到南学怀抱。陈琋不过是一 块磨刀石,又或者是一条来搅局的黄鳝,唯一的目的,就是让陈珚往前跑动起来,顺着官家设下的道路往前走……官家不能说服贤明太子亲近南学,但贤明太子是他 亲儿子,拗不过儿子,他也没得选,现在,有了选择的余地,官家是不会让儿女之情,影响他对国家大局的判断的。
但在这件事上,他却 是有些想当然了,陈琋在他眼中,只是用来磨砺他陈珚的工具,但在姜相公眼里,却是未来的真命天子,他陈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