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表现(2 / 4)
消散不去, 是以虽然愁肠百结,难过惆怅了十二万分,这决心毕竟还是坚定的。只有内心深处一个小小的角落,还有一些莫名的希冀,盼着萧禹能回到从前的样子,好生来和她 赔罪,赔上好几次以后,两人也许终究还是能和好的。
车队行得慢,再加上天气冷,半路上肯定要停下来打尖,别的不说,起码也喝点热 水、热酒。行到路上,有个清洁的茶铺,众人便止住了脚步,刘张氏带着宋竹和几个孩子,坐在店铺最里头,都在慢慢地喝热茶,余下的兵士伴当,喝的就都是滚热 的浊酒。铺子里也有许多往来客商,都是成群结队,如临大敌,见到刘张氏这一支队伍有官兵护送,均都过来商量,想要依附他们一起行走。
“如 今路上是乱了,”刘张氏听了一会,便扭脸对宋竹叹道,“安宁了十几年,好容易才把西京一带平定下来,关西一个败仗,又是老样子了。十多年前,我们从西京出 去赴任,也是一个样子,不是白日结队,绝对不敢出行,官道上强盗横行,有时一天能遇上好几伙,欧阳文公怎么说的?‘一伙强似一伙’。一遇到灾荒年间更是什 么都不必说了,那时候商旅出行,宁可在驿站周围露宿,都不敢投宿陌生的村子,就怕一入夜,方才还是老实巴交的良民,刀一抄立刻就换了一张脸,这辈子便是再 也回不了家了。”
她声音虽然不大,但茶棚也小,众人都听见了,也是好一番唏嘘,“正是,普天下除了东京城、西京城以外,其实哪有个安乐的处所?要不是宜阳县还算是安宁,这一条线我们如今也不敢走了。”
又都夸奖宜阳书院和如今的宜阳县尊多么英明神武,在这一冬的乱象下,到底还是保住了县治起码的安宁,这一茶棚的人,从老客商到茶棚主人,提起来都是只有夸赞,竟没有一句不好。
虽说此地和齐国公府比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宋竹倒觉得今日的茶水还有些滋味,她听着听着,不由露出甜甜的笑靥,心里也很是自豪:“虽然我没什么本事,又是个女儿家,但好在我们家人都是极有用的,还有爹爹教出来的学生,日后也少不得国家栋梁。”
一行人正是议论时,洛阳方向也是来了一辆车,车边上有几个骑士护送,到了这里,亦是停下来打尖。宋竹一眼望去,便认出来了——那是周霁带了个小娘子,想来,应该是他的三妹,取代了原来的周二娘子,要到宜阳县读书了。
周 家原来也有男丁在宜阳书院,便是周霁的哥哥,不过和宋二哥宋栾一科,都是考中进士,出外为官了。且距离开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