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鬼脸(1 / 6)
“为什么要这么赶着来宜阳呢?”萧禹骑在马上困惑地想着。
——一般来说,父母官交任,都有特定的仪式要走,本乡耆老、衙中属官胥吏总也来到城外来迎一下,起码要走到五里亭这里,迎到了新官大家浩浩荡荡进城,和旧任在衙中交接,才是一任父母官的威风和做派。
也就是因此,虽然萧传中带着萧禹,两天前就到了洛阳,但却一直都没有往宜阳县里去,只是派人过去和如今在任的茅知县打了招呼,商定了上任的时日,一面是方便众人安排迎接礼仪,一面其实也是为了给茅知县留出足够的时间收拾一下自己的首尾。按照约定,他本应该在后日进城,先去县衙接任,然后再到宜阳书院拜见老师——身为学生,又是特地被安排到宜阳来做知县,以便照应书院,萧传中并不介意宣扬自己和书院的关系。
本来都是安排好了的,为什么忽然提前到今日下午过来呢?萧禹一路上都在琢磨着从兄的用意,眼看宜阳县城郭远远在望了,还是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送樱桃好心办坏事,反而引来从兄一番数落,他知道是自己没把事情办好,态度上有失轻浮,不够尊重从兄的老师。不过说到底,这毕竟也还是一件小事,他现在也想明白了,从兄教训自己,那是借题发挥,在进书院之前杀一杀他的娇气,真要说为了这事提前到宜阳书院来找老师分说请罪,似乎也无此必要吧?
看来,应该是早上胡三叔带回来的几句话,促使从兄下了这个决定,不过在萧禹自东京城一路过来,所过城池不少,城门设卡的情况几乎是家常便饭,宜阳县顶多更严重一点而已,他也不知从兄为何如此重视,想来应该是有些他不知道的因素在内了。
他秉性开朗,从不钻牛角尖,琢磨了一路都没想通,那就索性不想了,而是精神十足地在马上直起身子,对萧传中道,“二十七哥,这也是你第一次来宜阳吧?记得你和我说过,你师从宋先生时,宋先生还没离开东京呢。”
“倒不是第一次来了,之前经过洛阳,有特意绕过来拜访宁叔先生。”萧传中道,“书院建立时我在洛阳,当然也少不得过来帮衬着。”
宁叔是宋谚的字,其实萧禹以前对于宋宁叔的名头还更为熟悉,毕竟其词作传唱天下,东京城市井中,连担柴的贩夫走卒都会哼上几句,他点了点头,就着萧传中的指点望向了县城东面的小山头,“那就是书院所在了?”
虽然名动天下,学子众多,但宜阳书院毕竟草创不久,和历史悠久的大学院相比,还少了几分厚重的韵味,只是摊子